內容簡介
隨著數字信號處理、3D圖像處理、人工智能處理、智能手機等新型技術和應用的出現,傳統晶元領域的霸主——CPU面臨更多的挑戰。本書從應用需求和發展歷程出發,以多個名人典故為引導介紹不同形式的可編程晶元,如CPU、GPU、NPU、XPU、SoC、DSA等。通過這些具備編程能力的晶元及相關的開源項目,深入介紹不同類型晶元的架構及編程方式。本書通過開源項目深入介紹這些晶元的細節,通過晶元追求內功的「可編程性」以及外功的「高性能」這條主線,將目前的高性能晶元形式串聯起來,從而引出CPU到DSA的演進。隨書附贈源碼、案例素材等,獲取方式見封底。 本書適合從事晶元研發的人員及相關專業的在校大學生閱讀,也適合關注我國晶元技術發展的讀者閱讀。作者簡介
李申 中國科學院大學計算機博士,創立公眾號「歪睿老哥」(晶元設計語言verilog的諧音)。資深晶元架構師、硬核科技作家,從事SoC及基於RISC-V的DSA晶元研發十余年,親歷國產晶元等產業變革。為以歷史興衰解技術博弈,將晦澀術語化為工程師的浪漫史詩。筆下《日本晶元產業大敗局》《台積電崛起背後的故事》等文破圈傳播,成為解讀半導體競爭範本,身體力行積極支持RISC-V開源生態、拒絕晶元神話與標籤,唯信仰動態晶元迭代內生動力。目錄
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