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通信行業-信息通信技術原理精講 劉雪豔 張洪 萬曉榆 9787111783794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機械工業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630
商品編號: 9787111783794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8*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讀懂通信行業-信息通信技術原理精講
ISBN:9787111783794
出版社:機械工業
著編譯者:劉雪豔 張洪 萬曉榆
頁數:246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45304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通信行業從業者,通信專業師生

編輯推薦
全方面讀懂、理解通信行業
瞭解行業運營管理,認知行業底層邏輯
夯實技術知識基礎,迎接技術迭代升級
本書從信息通信的技術基礎入手,對現代信息通信的基礎知識、新技術進展,在5G各場景下的接入網與核心網的新特徵及發展趨勢,以及通信網絡和業務的規劃與優化的基本方法進行精講,幫助讀者夯實從事通信行業所需的知識技術技能。
本書語言通俗易懂,內容豐富實用,適合作為信息通信領域從業人員的工作參考書,也適合作為相關專業的教材。

內容簡介
從技術上夯實技術知識技能基礎,迎接技術迭代升級;從管理上瞭解行業運營管理,提升行業底層邏輯認知,幫助信息通信相關行業從業者全方面讀懂、理解通信行業。
本書從信息通信的技術基礎入手,對現代信息通信的基礎知識、新技術進展,在5G 各場景下的接入網與核心網的新特徵及發展趨勢,以及通信網絡和業務的規劃與優化的基本方法進行精講,幫助讀者夯實從事通信行業所需的知識技術技能。
本書語言通俗易懂,內容豐富實用,適合作為信息通信領域從業人員的工作參考書,也適合作為相關專業的教材。

作者簡介
劉雪豔
重慶郵電大學副教授,博士。主要從事信息通信技術、數字經濟產業發展、網絡信息傳播等領域的教學和科研工作。主持主研國家級項目4項,省部級項目10余項。著有《政務微博中熱點事件信息透明化影響機制》《電子商務概論實驗教程》等多部著作。
張洪
2006年碩士畢業于重慶郵電大學通信與信息系統專業。主要從事信息通信技術、計算機編程技術、大數據分析與處理、數字經濟等方面的教學和科研工作,主持主研國家級及省部級項目10余項。參與編寫《IPTV技術與運營》《下一代網絡的業務生成技術》等多部著作。
萬曉榆
重慶郵電大學教授,博士,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重慶市通信技術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主要從事數字經濟產業發展、電信企業經營管理、電信產業經濟等領域的教學和科研工作。主持主研國家級及省部級項目40余項,著有《下一代網絡安全技術》《演進中的電信傳送網》等多部著作。

目錄

前言
第1章 緒論
1 1 信息通信基礎
1 1 1 通信、電信與信息通信
1 1 2 信息通信行業基本特點
1 2 信息通信技術的演進
1 2 1 早期信息通信技術的發展歷程
1 2 2 無線移動網的發展演進
1 3 信息通信行業發展歷程
1 3 1 我國信息通信行業管理機構發展歷程
1 3 2 我國信息通信行業市場格局的演變歷程
1 4 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產業鏈結構
1 4 1 產業鏈上游板塊
1 4 2 產業鏈中游板塊
1 4 3 產業鏈下游板塊
1 5 本章 概要
第2章 信息通信基本概念與原理
2 1 信息論基礎
2 1 1 消息、信號與信息
2 1 2 信息量的計算
2 2 信息通信系統與網絡
2 2 1 信息通信系統
2 2 2 信息通信網絡
2 2 3 信息通信網絡的構成
2 2 4 信息通信網絡拓撲結構
2 3 信息通信基本呼叫流程
2 3 1 基本語音呼叫模式
2 3 2 LTE 信令簡介
2 3 3 UE 發起的Service Request 流程
2 3 4 尋呼流程
2 4 信息通信網的服務質量
2 4 1 總體質量指標
2 4 2 服務質量
2 4 3 服務性能保障機制
2 5 信息通信技術標準與協議
2 5 1 OSI 參考模型
2 5 2 國際標準組織與技術標準
2 6 本章 概要
第3章 信息通信基本技術
3 1 數字技術
3 1 1 模擬信號與數字信號
3 1 2 語音數字技術
3 1 3 其他數字技術
3 2 傳輸參數、技術與介質
3 2 1 傳輸參數
3 2 2 線路編碼
3 2 3 複用技術
3 2 4 傳輸介質
3 3 移動多址技術
3 3 1 頻分多址
3 3 2 時分多址
3 3 3 碼分多址
3 3 4 空分多址
3 4 當代通信技術
3 4 1 雲計算技術
3 4 2 大數據技術
3 5 本章 概要
第4章 接入網
4 1 接入網基本概念
4 1 1 接入網的定義
4 1 2 接入網的分類
4 2 有線接入網
4 2 1 銅線接入網(xDSL)
4 2 2 光纖接入網(OAN)
4 2 3 HFC
4 3 Wi-Fi 接入網
4 3 1 Wi-Fi 技術及其發展
4 3 2 Wi-Fi 6 技術
4 3 3 Wi-Fi 7 技術
4 4 移動接入網
4 4 1 傳統移動接入網
4 4 2 分布式移動接入網
4 4 3 集中式移動接入網
4 4 4 基站虛擬化
4 4 5 5G 接入網
4 5 近場無線接入網
4 5 1 藍牙
4 5 2 RFID
4 5 3 UWB
4 6 物聯網
4 6 1 物聯網的基本概念
4 6 2 物聯網關鍵技術
4 6 3 物聯網行業應用
4 7 本章 概要
第5章 交換網
5 1 核心網概述
5 2 基於電路交換的網絡
5 2 1 電路交換技術
5 2 2 電路交換網絡
5 2 3 信令網
5 3 基於分組交換的網絡
5 3 1 分組交換技術
5 3 2 分組交換協議
5 3 3 基於分組交換的網絡
5 4 軟交換
5 4 1 下一代網絡
5 4 2 軟交換技術
5 5 核心網演進
5 5 1 2G 核心網
5 5 2 3G 核心網
5 5 3 4G 核心網
5 5 4 5G 核心
5 6 本章 概要
第6章 傳輸網
6 1 傳輸網基本概念
6 1 1 傳輸網的基本網絡架構
6 1 2 傳輸網技術演進
6 2 主要傳輸技術
6 2 1 PDH 技術
6 2 2 SDH 技術
6 2 3 DWDM
6 2 4 基於IP 技術的傳輸網絡
6 3 ASON
6 3 1 ASON 的基本框架
6 3 2 ASON 的性能特點
6 3 3 ASON 業務體系
6 4 傳送網
6 4 1 OTN
6 4 2 PTN
6 5 本章 概要
第7章 網絡規劃與優化
7 1 網絡規劃
7 1 1 網絡規劃基礎
7 1 2 話務量與流量
7 1 3 網絡規劃預測
7 1 4 可行性與規劃設計方案
7 2 網絡優化
7 2 1 網絡優化基礎
7 2 2 網絡優化方法
7 2 3 網絡優化案例
7 3 服務質量標準
7 3 1 QoS
7 3 2 SLA
7 4 本章 概要

前言/序言
前 言
當今世界,信息通信技術迅猛發展。2018 年12 月,韓國三大運營商SK、KT 與LG U+ 同步在韓國部分地區推出5G服務,實現了新一代移動通信服務在全球首次商用;同年國際電信聯盟(ITU)成立了2030網絡技術研究組。我國在2019年開啟了5G技術的全面商用之旅,具有高速率、低時延、大連接、數字孿生、空天地一體化、網絡智能化等特點的現代信息通信技術大大加速了現代社會的信息流通,打破了空間距離的限制,催生了各類社會新業態,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推動了企業及社會的管理方式創新,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經濟運行效率,成為現代社會發展堅固的基石,對未來世界產生深遠影響。
因此,作為通信行業從業者,尤其是相關專業師生,對基本通信技術及行業管理知識的認識和掌握成為一種必然。鑒於該需求,我們編寫了《讀懂通信行業》系列圖書,分為《讀懂通信行業—信息通信技術原理精講》和《讀懂通信行業—信息通信運營管理精講》兩本書,分別從信息通信的技術介紹入手,對信息通信的基礎知識、最新技術進展,以及在該背景下信息通信行業的管理知識、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管理實踐等進行介紹,助力培養符合新時代要求的信息通信行業的技術管理型人才。
其中,本書首先主要從技術、行業格局、監管模式及企業管理等方面全面介紹了現代信息通信行業發展的整體歷程,進而講解通信的基礎知識及在5G各場景下的接入網與核心網的新特徵與發展趨勢,以及通信網絡和業務的規劃與優化的基本方法。本書共分為7 章 :第1章 主要闡述了信息通信技術及行業的發展演變歷程、特點、未來方向;第2章 從信息與信息量等信息通信系統的基礎知識入手,對信息通信網結構、業務類型及服務質量、典型信息通信參考模型及行業組織進行了全面的介紹;第3章 主要對信息通信的調製技術、傳輸編碼技術,以及5G、雲計算、大數據等信息通信關鍵核心技術進行了闡述;第4章 從接入網基本概念入手,分別對接入介質及其參數、固定接入網、移動接入網,Wi-Fi、藍牙、RFID、物聯網等無線接入網關鍵技術及演變邏輯進行了闡述;第5章 從交換網的技術發展歷程開始,主要介紹了以軟交換技術為核心的下一代交換網絡、移動接入網演變的底層邏輯;第6章 主要闡述了傳輸網的基本技術,包括PDH、SDH、DWDM、ASON、OTN、PTN 等網絡的技術演變歷程及其底層發展邏輯;第7章 則在雙因素預測流量法、DT、CQT等現代信息網絡規劃方法的基礎上,介紹了現代信息通信網絡規劃與優化的基本要求與實踐。
本書每章 的組織結構包含行業動態、主要目標、主體內容、思考等環節,並提供了案例分析等內容,以幫助讀者全面瞭解信息通信相關知識,加強對信息通信行業及行業精神的認知,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書由劉雪豔負責全書統稿,萬曉榆教授設計整體內容框架,各章 撰寫具體分工如下:第1 章,萬曉榆;第2、3、6、7 章,劉雪豔;第4、5 章,張洪。吳繼飛、霍留偉、徐秀珍、高銀梅、陳榮剛、劉洪濤、張書等也對本書的撰寫提出了寶貴意見和建議;感謝機械工業出版社林楨等編輯為本書提出的寶貴建議。本書得到了重慶郵電大學本科金課項目(名稱:通信組織與運營管理,編號XJKHH2020-30)、重慶郵電大學校級課程思政示範建設項目(名稱:通信組織與運營管理,編號XKCSZ2205)的大力支持,屬_xFFFF_課題的重要研究成果。
在本書的撰寫過程中,我們參考了國內外許多學者專家的研究成果、參考了CSDN、知乎網絡、華為網站、C114 通信網、5G通信、中國信通院等平臺最新技術及行業的最前沿知識分享,也得到了重慶郵電大學電子商務與物流重點實驗室及重慶郵電大學現代郵政學院各位同事的大力支持和幫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
書中還存在著不少有待進一步改進的地方,歡迎各界專家的批評指正。
劉雪豔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