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G之道-解碼未來通信的底層邏輯 王振世 9787111780533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機械工業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630
商品編號: 9787111780533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7*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6G之道-解碼未來通信的底層邏輯
ISBN:9787111780533
出版社:機械工業
著編譯者:王振世
頁數:291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4527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6G將實現通信、感知一體化,延伸人類的多種感知,助力整個世界的數字孿生,並結合人工智能等技術實現智慧泛在、賦能萬事萬物。感官外延的通信開始步入快車道,全面解放了人類自我的通信感受和體驗,最終實現「萬物智聯、數字孿生」的美好願景。 本書採用從總體到細節的順序,提綱挈領地介紹了移動通信工程師需要掌握的6G基本概念和關鍵技術。從6G和5G的對比中,本書梳理出技術發展的脈絡,幫助讀者了解技術繼承點在哪裡,技術突破點在哪裡。本書盡量以圖表的方式來闡述技術,觀點清晰、行文信息密度高。在闡述6G的技術底層原理和演進趨勢時,盡量使用通俗易懂、簡潔活潑的語言,使讀者閱讀起來輕鬆愉快。 本書是6G技術的科普讀物,適合移動通信的項目管理者、營銷人員、售前支持人員、工程服務人員、管理人員和在校大學生等。本書也可以作為各類院校通信工程、網絡工程、物聯網工程和計算機等專業的6G技術教材(建議在60學時以上)或參考讀物。

目錄

前言
第一篇 6G總覽
第1章 萬物智聯、性能倍增——6G需求、願景和指標
1 1 6G發展的五大驅動力
1 2 6G總體願景
1 2 1 通信需求的五個層次
1 2 2 萬物智聯、數字孿生的願景
1 2 3 願景支撐關鍵詞:一體化、融合、內生、泛在
1 3 6G的需求和場景
1 3 1 6G的需求特徵
1 3 2 6G的需求場景
1 4 從5G到6G指標演變
1 4 1 增強5G指標
1 4 2 6G新關注的指標
第2章 既一脈相承,又創新突破——從3GPP協議發展脈絡看6G
2 1 3GPP協議5G/6G版本演進
2 1 1 5G第一階段協議版本主要技術特徵
2 1 2 5G第二階段協議版本技術特徵
2 1 3 6G協議版本的技術趨勢
2 2 典型技術3GPP協議版本演進
2 2 1 頻率和帶寬的演進
2 2 2 調製階數的演進
2 2 3 MIMO階數的演進
2 2 4 載波聚合的演進
2 2 5 網絡切片能力的增強
2 2 6 網絡AI能力的演進
2 3 6G協議關鍵技術特性的突破
2 3 1 空天海地一體
2 3 2 DOICT融合
2 3 3 網絡可重構
2 3 4 感知、通信、計算一體化
2 3 5 無線使能技術標準化
第3章 沉浸智能、通感一體、立體泛在——6G應用場景
3 1 6G應用方案框架
3 1 1 6G基礎業務類型
3 1 2 雲網、算網融合的端管雲架構
3 1 3 行業方案設計思路
3 2 新場景、新應用
3 2 1 極致沉浸式多媒體業務
3 2 2 全功能工業4 0類應用
3 2 3 智能軌道交通應用
3 2 4 感知、定位類應用
3 2 5 通感一體化應用
3 2 6 移動服務全球覆蓋
第二篇 6G無線技術
第4章 不適應環境,就改變環境——智能超表面
4 1 RIS原理
4 1 1 可重配智能表面
4 1 2 信息超材料
4 1 3 智能超表面的核心特徵
4 2 RIS關鍵技術
4 2 1 RIS硬體結構與調控
4 2 2 RIS基帶算法
4 2 3 RIS系統與網絡部署
4 3 RIS應用場景
4 3 1 消除覆蓋盲區
4 3 2 物理層輔助安全通信
4 3 3 多流傳輸增強
4 3 4 邊緣覆蓋增強
4 3 5 大規模D2D通信
4 3 6 物聯網中功率和信息同時傳輸
4 3 7 室內覆蓋
第5章 中低頻不足,高頻出彩——太赫茲技術
5 1 太赫茲頻段技術特徵
5 1 1 太赫茲頻段
5 1 2 太赫茲波的內在特徵
5 1 3 太赫茲的大氣衰減特性
5 2 太赫茲通信核心技術
5 2 1 太赫茲信號的產生
5 2 2 太赫茲信號的接收
5 2 3 太赫茲天線
5 3 太赫茲技術應用場景
5 3 1 太赫茲通信能力應用
5 3 2 太赫茲探測感知應用
第6章 地面不足,衛星來補——6G衛星通信系統
6 1 6G衛星通信的概述
6 1 1 衛星通信和地面蜂窩通信的比較
6 1 2 衛星通信系統的分類
6 1 3 6G和衛星通信系統結合
6 2 非地面通信與地面一體化架構
6 2 1 衛星透明轉發與再生轉發
6 2 2 NTN下的多連接
6 2 3 衛星與6G一體化組網
6 3 6G衛星通信關鍵技術
6 3 1 按需確定性服務
6 3 2 極簡接入技術
6 3 3 時序關係增強技術
6 3 4 移動性管理和會話管理
6 3 5 高效天基計算技術
第三篇 6G組網架構
第7章 內生這個,AI那個——6G網絡架構技術基礎
7 1 6G網絡架構總體變革方向
7 1 1 從單一的網絡集中化向網絡節點分佈化的方向轉變
7 1 2 從堆疊增量式設計向智簡一體化設計轉變
7 1 3 從外掛式設計向內生設計的轉變
7 1 4 從網元專用到端到端網絡服務化的轉變
7 1 5 從人工運維到網絡智能自治的轉變
7 2 算網一體
7 2 1 算力網絡的發展
7 2 2 6G算力網絡的架構
7 2 3 6G算力網絡關鍵技術
7 3 6G網絡架構使能類技術
7 3 1 可編程網絡
7 3 2 輕量化信令方案
7 3 3 確定性數據傳輸
7 3 4 可信數據服務
7 3 5 語義通信、語義驅動
7 3 6 數字孿生技術
第8章 獨立構建、獨立擴展——6G RAN功能服務化架構
8 1 RAN功能服務化原理
8 1 1 服務化架構
8 1 2 基於雲原生的服務化技術
8 1 3 RAN服務化的應用
8 1 4 RAN服務化功能重構
8 2 RAN服務化架構設計與演進
8 2 1 6G服務化RAN設計原則
8 2 2 服務化RAN架構分層演進
8 3 服務化RAN關鍵技術能力圖譜
8 3 1 基礎設施層關鍵技術
8 3 2 網絡功能層關鍵技術
8 3 3 編排管理層關鍵技術
第9章 AI增強網絡、網絡賦能AI——內生AI
9 1 6G的AI基礎概念
9 1 1 AI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