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以浙江詩路文化帶建設為背景和契機,依據發展規劃相關要求,運用文獻調查、實地調研、個案分析等方法,重點研究浙江詩路鄉村景觀設計策略與方法。從浙江傳統詩路鄉村景觀文藝呈現出發,以「行」「觀」「居」三種視角,探索多彩的浙江詩路鄉村景觀意境「美在鄉村」。基於四條詩路文化帶的實地考察(「行走詩路」),對詩路景觀資源展開全面梳理,從地理、交通與藝文等四種類型的關係進行整體分析。在「以帶興村」模式下的詩路鄉建,有針對性地提出基於「有村之用」的地方化設計、基於「詩性生長」的活態化設計、基於「四詩融合」的系統化設計和基於「數字賦能」的場景化設計四個策略與方法。以此為依託和踐行之道,既能助力浙江共同富裕大場景下的和美鄉村建設,也是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地方性實踐和中國本土景觀設計理念的創新。作者簡介
施俊天,浙江金華人,設計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浙江藝術職業學院院長、黨委副書記,浙江省設計學類專業教指委委員、浙江師範大學鄉村景觀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等,主要從事鄉村景觀設計。在《裝飾》《新美術》等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及設計作品20餘篇(幅)。出版著作《詩性:當代江南鄉村景觀設計與文化理路》《高溪實踐——鄉村振興背景下美麗鄉村規劃與建設探索》等3部。主持完成國家社科藝術學項目、國家藝術基金人才培養項目、浙江省哲社科規劃課題等省級及以上縱向課題6項,浙江鄉村景觀營造類橫向課題60多項。獲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浙江省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第十九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1項,入選第九、十屆全國環境藝術設計大展作品2項。目錄
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