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烈度區隧道-滑坡體系災變防控理論與技術 9787030806185 吳紅剛 牌立芳 馬惠民 高岩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科學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1,259
商品編號: 9787030806185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6*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高烈度區隧道-滑坡體系災變防控理論與技術
ISBN:9787030806185
出版社:科學
著編譯者:吳紅剛 牌立芳 馬惠民 高岩
頁數:xxx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4469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高烈度區隧道-滑坡體系災變防控理論與技術》聚焦我國西北高烈度區陸路交通隧道-滑坡工程建設難題,從國內外山嶺隧道地震震害調查資料入手,將地震波傳播理論與地質力學物理模型相結合、振動臺試驗與動力學有限元仿真分析相融合,制訂基於工程地質分析原理的”隧道-滑坡體系”典型模式分類細則與地質力學物理模型構建方法,揭示隧道下穿滑坡體系從局域到全域的漸進累積變形特徵和動力破壞失穩模式;提出隧道下穿滑坡體系空間動力耦合系統結構損傷評價方法和高烈度區滑坡地段隧道*小安全下穿距離計算方法;構建基於動力剛度匹配基的隧道襯砌減隔震結構精準設計方法和消能組合式新型多錨點圓樁加固技術,為隧道工程在複雜地質條件和動力環境下的建設與運營提供理論支撐。

目錄

目錄


前言
第1章 緒論 1
1 1 高烈度區隧道-滑坡體系發展概況 1
1 2 高烈度區隧道-滑坡體系研究進展 4
1 2 1 隧道-滑坡體系靜力學領域研究歷程 4
1 2 2 隧道-滑坡體系地震波傳播互饋機制 6
1 2 3 隧道-滑坡體系空間動力耦合效應及損傷評價方法 7
1 2 4 隧道-滑坡體系襯砌結構荷載和變形及安全距離 9
1 2 5 隧道-滑坡體系抗減震防治技術 11
1 2 6 亟待解決的問題 12
1 3 本書內容及特點 13
參考文獻 14
第2章 高烈度區隧道下穿滑坡體系模型概化、振動臺試驗設計和
有限元模型建立 21
2 1 隧道下穿滑坡體系類型劃分及地質力學物理模型建立 21
2 1 1 基於工程地質分析原理的隧道-滑坡體系類型劃分 21
2 1 2 基於工程地質分析原理的隧道下穿滑坡體系地質力學物理模型簡化 26
2 1 3 隧道下穿滑坡體系典型模式振動臺模型概化 35
2 2 振動臺試驗設計 42
2 2 1 振動臺概況 43
2 2 2 模型相似設計及相似材料選擇 46
2 2 3 傳感器選取及試驗模型製作 51
2 3 有限元模型建立 57
2 3 1 PLAXIS 2D 有限元軟件簡介 57
2 3 2 模型界面設計 58
2 3 3 動力計算步驟 62
2 4 本章 小結 62
參考文獻 63
第3章 隧道下穿滑坡體系的地震波傳播特性及空間變形特徵 66
3 1 隧道下穿主滑面典型模式的地震波傳播特性及空間變形特徵 66
3 1 1 地震波選擇及加載工況設計 66
3 1 2 地震作用下襯砌結構動力響應時域特性 69
3 1 3 地震作用下襯砌結構動力響應頻域特性 75
3 1 4 隧道下穿主滑面典型模式的空間受力變形模式 77
3 2 隧道下穿牽引段滑面典型模式的地震波傳播特性及空間變形特徵 80
3 2 1 地震波選擇及加載工況設計 80
3 2 2 地震作用下襯砌結構動力響應時域特性 81
3 2 3 地震作用下襯砌結構動力響應頻域特性 85
3 2 4 隧道下穿牽引段滑面典型模式的空間受力變形模式 87
3 3 隧道橫穿主滑面典型模式的地震波傳播特性及空間變形特徵 90
3 3 1 地震波選擇及加載工況設計 90
3 3 2 地震作用下襯砌結構動力響應時域特性 91
3 3 3 地震作用下襯砌結構動力響應頻域特性 95
3 3 4 隧道橫穿主滑面典型模式的空間受力變形模式 97
3 4 隧道橫穿牽引段滑面典型模式的地震波傳播特性及空間變形特徵 100
3 4 1 地震波選擇及加載工況設計 100
3 4 2 地震作用下襯砌結構動力響應時域特性 101
3 4 3 地震作用下襯砌結構動力響應頻域特性 105
3 4 4 隧道橫穿牽引段滑面典型模式的空間受力變形模式 106
3 5 本章 小結 109
參考文獻 110
第4章 隧道下穿滑坡體系空間動力耦合系統結構損傷評價 112
4 1 基於彈塑性效應的隧道襯砌地震累積損傷評價 113
4 1 1 隧道襯砌地震累積損傷評價指標 114
4 1 2 隧道橫穿主滑面空間動力耦合系統地震累積損傷PEC 評價 119
4 1 3 隧道橫穿牽引段滑面空間動力耦合系統地震累積損傷PEC 評價 121
4 2 基於能量效應的隧道襯砌結構損傷評價 123
4 2 1 基於能量效應的艾裡阿斯烈度動力損傷放大效應評價指標 124
4 2 2 隧道橫穿主滑面空間動力耦合系統MIa 損傷評價 125
4 2 3 隧道橫穿牽引段滑面空間動力耦合系統MIa 損傷評價 128
4 3 基於頻譜差異的隧道襯砌結構損傷水平相關性評價 132
4 3 1 基於頻譜幅值的對數正態分佈結構動力損傷水平相關性評價指標 133
4 3 2 隧道下穿主滑面空間動力耦合系統損傷水平相關性評價 135
4 3 3 隧道下穿牽引段滑面空間動力耦合系統損傷水平相關性評價 141
4 4 本章 小結 147
參考文獻 148
第5章 高烈度區隧道下穿滑坡體系*小安全下穿距離計算 149
5 1 基於水平地震附加荷載作用的滑坡推力計算 150
5 1 1
第1力學的傳遞係數法滑坡推力計算 150
5 1 2 基於地震波傳播時域特性的附加水平地震力計算 151
5 1 3 基於地震波傳播時域特性的附加滑坡推力計算 153
5 2 子結構-反應位移地震作用計算 154
5 2 1
第1反應位移法地震作用計算 155
5 2 2 基於土-結構相互作用分析的子結構地震作用計算 156
5 2 3 基於LSRDI效應的子結構-反應位移地震作用計算 157
5 3 高烈度區隧道結構荷載和變形的理論解 159
5 3 1 隧道橫穿基岩典型力學模式理論解 159
5 3 2 隧道橫穿滑體典型力學模式理論解 166
5 3 3 隧道橫穿滑面典型力學模式理論解 169
5 4 高烈度區隧道*小安全下穿距離計算 172
5 4 1 隧洞施工徑向擾動深度 172
5 4 2 鬆動岩土體的擠壓帶拱高 178
5 4 3 *小安全下穿距離 180
5 5 本章 小結 181
參考文獻 182
第6章 高烈度區隧道下穿滑坡體系的襯砌減隔震技術
及抗震型防治結構設計 183
6 1 岩土地震工程DGS-100振動臺研發及可靠性驗證 185
6 1 1 DGS-100動態試驗加載全數字伺服控制系統研發 185
6 1 2 地震模擬振動臺系統組成及工作可靠性檢算 187
6 1 3 地震模擬試驗台振動伺服油缸工作參數核定及設備可靠性評價 189
6 1 4 振動臺設備地基基礎處理及可靠性評價 192
6 2 高烈度區隧道下穿滑坡典型模式襯砌減震層優化設計效果評價 200
6 2 1 基於剛度匹配原則的隧道襯砌減震層設計 200
6 2 2 振動臺試驗設計 209
6 2 3 不同加載序列襯砌結構加速度響應減震效果評價方法 217
6 2 4 不同加載序列襯砌結構動應變響應減震效果評價方法 226
6 3 新型多錨點錨索圓樁加固高烈度區隧道橫穿滑面典型模式的抗震性能評估 236
6 3 1 新型多錨點錨索圓樁抗震結構設計優化 236
6 3 2 振動臺試驗設計 239
6 3 3 不同加載序列多錨點錨索圓樁加速度響應抗震效果評價方法 248
6 3 4 不同加載序列多錨點錨索圓樁動應變響應抗震效果評價方法 257
6 4 本章 小結 268
參考文獻 269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