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目錄
第1章 星球健康概論 1
1 1 星球健康與其他健康相關概念之間的異同 4
1 1 1 公共衛生 4
1 1 2 全球健康 5
1 1 3 同一健康 6
1 2 人類社會發展對地球生態系統的影響 7
1 2 1 能源與礦產開發利用及其環境污染 7
1 2 2 食物生產與消費對生態和環境的影響 8
1 2 3 人為製造物質的使用與排放 9
1 3 人類健康與地球生態系統健康的耦合和互饋關係 10
1 3 1 抗生素與抗生素耐藥性 12
1 3 2 農田生物多樣性、農藥殘留與人體健康 12
1 3 3 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升高與隱性饑餓 13
1 4 結束語 14
思考題 15
參考文獻 15
第2章 人類健康 17
2 1 傳染性疾病的全球負擔及影響因素 20
2 1 1 傳染性疾病的全球負擔和現狀 20
2 1 2 影響傳染性疾病的環境因素 25
2 2 非傳染性疾病和傷害的全球負擔及影響因素 27
2 2 1 非傳染性疾病的全球負擔和現狀 27
2 2 2 傷害的全球負擔和現狀 28
2 2 3 與環境因素關聯密切的非傳染性疾病和傷害 29
2 3 全球心理健康現狀及影響因素 31
2 3 1 全球心理健康現狀 31
2 3 2 環境因素與心理健康的密切聯繫 32
2 4 結束語 33
思考題 33
參考文獻 34
第3章 人與自然環境的共同演化及相互影響 37
3 1 人類發展與自然環境的共同演化 39
3 1 1 農業時代:耕作與土地改造的起點 40
3 1 2 工業時代:工業化帶來的環境代價 40
3 1 3 信息時代:數字化發展與環境問題的新挑戰 43
3 1 4 現代消費主義時代:資源過度消耗的擴展 44
3 1 5 人類世:環境危機的反思與調整 44
3 2 人類活動引發的主要環境問題 45
3 2 1 環境污染 46
3 2 2 氣候變化 47
3 2 3 森林破壞 47
3 2 4 資源枯竭 49
3 2 5 生物多樣性減少 50
3 3 自然環境對人類的多維影響 51
3 3 1 環境惡化對人類健康的威脅 51
3 3 2 環境退化對人類社會的影響 52
3 3 3 環境影響對弱勢群體的不成比例負擔 53
3 4 結束語 54
思考題 55
參考文獻 55
第4章 生態系統健康 57
4 1 生態系統的特徵和健康 60
4 1 1 生態系統的結構 60
4 1 2 生態系統的功能和服務 60
4 1 3 生態系統健康的內涵 61
4 2 生態系統健康的影響因素 62
4 2 1 物種減少 63
4 2 2 環境變化 65
4 2 3 人類活動 69
4 3 生態系統健康與人類健康 70
4 3 1 生態系統健康與人類生理健康 71
4 3 2 生態系統健康與人類心理健康 78
4 3 3 生態系統健康與人類社會健康 80
4 4 面向人類健康的生態系統管理 83
4 4 1 生物多樣性恢復與保護 83
4 4 2 環境退化與污染治理 86
4 4 3 人類活動限制與管理 90
4 5 結束語 91
思考題 92
參考文獻 93
第5章 社會經濟系統的物質資源利用與星球健康 95
5 1 物質資源開採 97
5 1 1 物質資源開採的總體歷史趨勢分析 97
5 1 2 化石燃料開採 105
5 1 3 金屬資源開採 110
5 1 4 非金屬資源開採 115
5 1 5 生物質開採 119
5 2 貿易中的物質資源流動 124
5 2 1 直接貿易中的物質資源流動 124
5 2 2 隱含在貿易中的物質資源流動 132
5 3 結束語 134
思考題 134
參考文獻 135
第6章 食物系統與星球健康 137
6 1 食物系統與人類健康 141
6 1 1 食物系統增強人類福祉 141
6 1 2 不良飲食習慣與健康風險 144
6 1 3 其他健康與生態風險 145
6 2 食物系統的環境影響 147
6 2 1 氣候變化 147
6 2 2 土地系統變化 148
6 2 3 生物圈完整性 149
6 2 4 氮、磷流量 149
6 2 5 淡水利用 150
6 3 食物系統環境影響對人類健康的深遠作用 151
6 3 1 氣候變化對糧食生產的負面影響 152
6 3 2 不可持續的漁業 153
6 3 3 土地退化和水土流失 154
6 3 4 傳粉媒介的喪失 154
6 3 5 淡水供應量減少 155
6 4 可持續食物系統 155
6 4 1 可持續食物系統的核心理念 156
6 4 2 可持續消費:推廣健康、低環境影響的飲食 156
6 4 3 可持續生產:將食物系統保持在地球行星邊界內 157
6 4 4 食物系統轉型的優先事項 161
6 5 結束語 164
思考題 164
參考文獻 165
第7章 環境污染與星球健康 167
7 1 不同圈層的環境污染對星球健康的影響 170
7 1 1 空氣污染 171
7 1 2 水污染 177
7 1 3 土壤污染 183
7 2 環境中典型污染對星球健康的影響 189
7 2 1 炭黑 189
7 2 2 酸雨 191
7 2 3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 192
7 2 4 微塑料 193
7 2 5 抗生素 195
7 2 6 含氟物質 197
7 3 應對環境污染的策略與措施:環境保護的全球行動 198
7 3 1 持久性污染物管控 198
7 3 2 碳中和政策 199
7 3 3 國際環境協議 199
7 3 4 創新科技與可持續發展 201
7 4 結束語 202
思考題 203
參考文獻 203
第8章 氣候變化與星球健康 205
8 1 氣候變化的現狀與趨勢 207
8 1 1 氣候變化的現狀和特徵 207
8 1 2 氣候變化的歸因 209
8 1 3 氣候變化的未來預估 210
8 1 4 氣候變化、地球系統與人類健康 211
8 2 氣候變化對地球系統及人類健康的影響 213
8 2 1 氣候變化對不同圈層的影響 213
8 2 2 氣候變化對動物的影響 214
8 2 3 氣候變化對植物的影響 215
8 2 4 氣候變化對微生物的影響 216
8 2 5 氣候變化對人類健康的影響 217
8 3 氣候變化如何影響人類健康和疾病發生 218
8 3 1 人類健康及其影響因素 218
8 3 2 傷害與死亡 219
8 3 3 傳染性疾病 221
8 3 4 慢性病 222
8 3 5 心理健康 224
8 4 邁向星球健康的氣候變化應對策略與可持續發展路徑 226
8 4 1 應對氣候變化的健康風險 226
8 4 2 減緩氣候變化的健康協同效益 226
8 4 3 星球健康的理念和策略 227
8 4 4 實現星球健康的可持續發展路徑 228
8 5 結束語 228
思考題 229
參考文獻 229
第9章 生物多樣性與星球健康 231
9 1 生物多樣性與糧食生產 234
9 1 1 生物多樣性與農業生產 234
9 1 2 生物多樣性與野生食物資源 236
9 1 3 生物多樣性與營養攝入 236
9 2 生物多樣性與環境健康 237
9 2 1 生物多樣性與空氣污染 237
9 2 2 生物多樣性與氣候變化 238
9 3 生物多樣性與疾病 239
9 3 1 生物多樣性與微生物群 239
9 3 2 生物多樣性與人獸共患病 240
9 3 3 生物多樣性、氣候變化與農業生產對人獸共患病溢出的
協同作用 242
9 4 生物多樣性與醫療 245
9 4 1 生物多樣性與傳統醫學 245
9 4 2 生物多樣性與現代醫學 245
9 5 生物多樣性與心理健康 247
9 6 結束語 249
思考題 250
參考文獻 250
第10章 城市化與星球健康 253
10 1 城市與城市化 256
10 1 1 城市與城市化的定義 256
10 1 2 城市化的發展過程 257
10 1 3 城市發展的現狀 258
10 1 4 城市化對生態系統和人類健康的影響 259
10 2 城市化促進人類健康 261
10 2 1 基礎設施改善對人類健康的促進 261
10 2 2 生活方式和質量改善對人類健康的促進 262
10 2 3 城市醫療服務水平提高對人類健康的促進 263
10 2 4 教育與科技發展對人類健康的促進 264
10 2 5 文化交流與社會進步對人類健康的促進 265
10 3 城市化對環境因子的影響及其健康效應 266
10 3 1 城市化對氣候的影響及其健康效應 266
10 3 2 城市化對水文和水質的影響及其健康效應 271
10 3 3 城市化對土壤環境的影響及其健康效應 274
10 3 4 城市化對空氣質量的影響及其健康效應 277
10 4 城市化對生物因子的影響及其健康效應 280
10 4 1 城市化對植物的影響及其健康效應 281
10 4 2 城市化對動物的影響及其健康效應 283
10 4 3 城市化對微生物的影響及其健康效應 287
10 5 城市化、可持續發展與星球健康展望 290
10 6 結束語 294
思考題 294
參考文獻 295
第11章 可持續發展科學的未來:邁向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星球健康 299
11 1 自然系統變遷與星球健康 302
11 1 1 陸地生態系統 302
11 1 2 海洋生態系統 304
11 2 星球健康變化的人為驅動力 305
11 2 1 城市化與人口變遷 305
11 2 2 人類制度及人口增長對星球健康的影響 306
11 2 3 工業、農業、林業對星球健康的影響 307
11 2 4 生產和消費的能源利用對星球健康的影響 308
11 3 人類系統對自然系統的作用:動態分析框架及監測方法 310
11 3 1 動態分析框架 310
11 3 2 監測方法 312
11 4 打開黑箱:科學認知可持續發展和星球健康複雜系統的關聯 314
11 4 1 可持續發展科學的研究目標與方法論 314
11 4 2 構建自然系統與人類系統的橋樑:跨學科方法 316
11 4 3 人地系統互動的時空分析 316
11 4 4 基於科學認知的行動路徑與未來挑戰 317
11 5 結束語 318
思考題 319
參考文獻 319
索引 322
精彩書摘
第1章 星球健康概論
朱永官
本章 要點
星球健康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星球健康與其他健康相關概念的異同及其交互作用
人類社會發展對地球生態系統的影響
人類健康與地球生態系統健康的耦合與互饋關係
地球的年齡大約是46億年。在這漫長的歲月裡,生命與地球環境共同演化,而人類的存在只是地球演化長河中的短暫瞬間。目前,化石證據和研究表明,人類演化歷史只有六七百萬年。*早人科(分類學)成員,也就是能夠常規性直立行走的人,出現在距今600萬~700萬年前。晚期智人則出現於距今約5萬年前。從距今4萬~5萬年開始,晚期智人開啟了全球範圍的遷徙和擴散,逐漸佔據了當今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