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水資源的合理配置、土地資源的合理規劃與利用,是我國西北乾旱區綠洲社會經濟系統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張掖市地處河西走廊中段,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是我國西北糧食的主產區之一,國家「兩屏三帶」的關鍵區域,處於「糧食安全還是生態安全」的矛盾集中點上。基於此,論文選取張掖市為研究區,以土地資源資產負債研究為突破口,在對2012~2017年張掖市土地利用變化及土地資源資產負債實物量統計、分析與計量的基礎上,利用各類價值化方法,詳細計量分析了土地資源資產負債的經濟、社會以及生態服務價值,建立了研究區土地資源資產負債的實物量和價值量賬戶,編製了研究期間的土地資源資產負債表。運用「定量+定性」方法,對張掖市未來土地資源數量與結構進行了模擬,並試編了2030年的土地資源資產負債表,探討了未來土地資源資產負債變化的各種可能性,提出了未來土地資源規劃、發展和保護等對策措施。作者簡介
朱前濤,博士,蘭州財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副院長,碩士研究生導師,甘肅省隴原青年英才入選者。研究方向為經濟低碳轉型、城鄉數字化治理、土地資源高效配置。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項、甘肅省重點研發計劃項目1項,參与完成國家級、省級等各類課題10餘項,發表C刊等重點期刊論文10餘篇。主持或參与甘肅省一流專業及課程建設項目、甘肅省教育廳教學培育項目4項,獲廳級以上獎勵10餘項。目錄
第1章 緒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