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劉尚希,經濟學博士,中國財政科學研究所黨委書記、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吉林大學、中山大學、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國家治理協同創新中心」聯合主任,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專家。兼任國務院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國務院醫改諮詢委員會委員、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學科評審組專家,國家出版基金評審專家、國家減災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專家、國家稅務總局特約稅收評論員、北京市人大常委會預算監督顧問、中國財政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對收入分配、公共風險、財政風險、公共財政、宏觀經濟、公共治理等問題有創新性的探索成果,其代表作有《收入分配循環論》《財政風險及其防範的研究》《或有負責:隱匿的財政風險》《宏觀金融風險與政府財政責任》《公共風險視角下的公共財政》《稅收與消費》《稅收與民生》《科技與經濟融合》等著作。
目錄 第一章 風險社會的財政學
一、構建中國財政自主知識體系的時代背景:風險社會
二、不確定性是風險社會的總特徵
三、風險分配與公共風險的生成
四、風險財政學應運而生
第二章 風險財政學的基本原理
一、風險循環原理
二、風險分配原理
三、公共風險最小化原理
四、風險緩衝原理
五、風險導向原理
六、風險權衡原理
第三章 「風險人」假設與財政的基本職能
一、「經濟人」假設與「風險人」假設
二、財政職能的邏輯轉變
三、財政職能的新視角
第四章 國家治理中的財政能力
一、財政能力矩陣
二、風險識別能力是防範化解公共風險的前提和重心
三、防範公共風險的財政能力
四、化解公共風險的財政能力
第五章 財政收支的新認識
一、用之於民故取之於民
二、公共風險水平與財政支出規模
三、公共風險分佈與財政支出結構
四、風險公共化與財政收入
第六章 面向未來的預算
一、面向未來的預算:風險預算
二、樹立以風險為導向的預算理念
三、基於風險分析框架的預算過程
第七章 分配風險的財政體制
一、什麼是財政體制
二、兩級治理下的風險分配
三、中央與地方風險分配的基本原則
四、基於風險分配的財政體制設計
第八章 權衡風險的財政政策
一、什麼是財政政策
二、財政政策的制定原理:權衡公共風險與財政風險
三、財政政策的運行機制:防範化解公共風險
第九章 對衝風險的政府債務
一、什麼是政府債務
二、財政收支缺口
三、彌補防範化解公共風險資源缺口的政府債務
四、政府債務的風險
五、公共風險導向的政府債務管理
第十章 全球風險治理與大國財政
一、風險全球化
二、人類風險共同體與全球風險治理
三、全球風險治理中的大國財政
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