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目錄
第一章 導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意義 1
第二節 研究結構和內容 2
第三節 主要貢獻和特色 10
第二章 跳躍識別方法 13
第一節 從布朗運動到Levy過程 13
第二節 資產價格跳躍的識別方法 14
第三節 本章 小結 21
第三章 股票市場的跳躍研究 22
第一節 股票市場跳躍概述 22
第二節 宏觀信息發佈 23
第三節 股票市場高頻跳躍特徵分析 29
第四節 宏觀信息對股價跳躍的影響 37
第五節 宏觀信息對股價跳躍幅度的影響 46
第六節 本章 小結 52
第四章 債券市場的跳躍研究 55
第一節 從股票市場跳躍到債券市場跳躍 55
第二節 債券市場高頻跳躍特徵 56
第三節 宏觀信息對債券市場跳躍的影響 61
第四節 宏觀信息對債券市場跳躍幅度的影響 65
第五節 本章 小結 70
第五章 基於已實現極差方差的跳躍研究 72
第一節 從已實現波動到已實現極差方差 72
第二節 基於已實現極差方差的跳躍理論 73
第三節 跳躍對波動率影響的模型構建 75
第四節 跳躍對波動率影響的實證分析 77
第五節 本章 小結 86
第六章 跳躍與資產定價 88
第一節 資產價格的跳躍行為 88
第二節 跳躍與資產定價的理論模型 90
第三節 跳躍與資產定價的實證模型 91
第四節 跳躍與資產定價的實證分析 95
第五節 跳躍對資產價格影響的深入分析 103
第六節 本章 小結 114
第七章 資產價格跳躍時的套期保值研究 117
第一節 套期保值比概述 117
第二節 套期保值理論 119
第三節 研究方法 122
第四節 傳統套期保值模型與VECM-ARJI-MGARCH模型的構建 126
第五節 本章 小結 135
第八章 股票市場的跳躍貝塔:模型與無模型 136
第一節 系統性跳躍風險 136
第二節 模型和無模型跳躍貝塔的估計方法 138
第三節 跳躍貝塔的特徵分析 141
第四節 基於跳躍貝塔的投資決策分析 145
第五節 本章 小結 150
第九章 資產價格的共跳研究 152
第一節 多資產價格的共跳概述 152
第二節 共跳識別方法與蒙特卡羅模擬 154
第三節 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的共跳研究 158
第四節 股票現貨市場和股票期貨市場的共跳研究 168
第五節 本章 小結 178
第十章 系統性、特質性跳躍與尾部依存關係 181
第一節 尾部風險與跳躍 181
第二節 研究方法 182
第三節 跳躍尾部依存性的特徵 185
第四節 跳躍尾部依存性的應用 192
第五節 穩健性分析 198
第六節 本章 小結 205
參考文獻 207
精彩書摘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意義
跳躍即資產價格的非連續變動,它是金融資產價格變動的基本特徵(Ait-Sahalia,2004)。自Merton(1976)研究股票市場資產價格的跳躍以來,跳
躍就受到國際學術界的高度關注。近年來,隨著金融高頻交易數據的方便獲得,金融資產價格的跳躍性研究已經成為國際金融計量學領域中非常重要的前沿方向。
從金融經濟學理論來看,早期的連續時間擴散過程能夠較好地解決衍生產品定價和套期保值問題,因此它在金融經濟研究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由於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們可以得到許多金融資產的高頻數據,甚至是每筆成交的數據,這樣可以十分方便地觀察資產價格在較短時間間隔中的變化情況,從而易於捕捉到資產價格在短時間內的跳躍性,因此,近年來已有越來越多的學者將連續時間擴散模型擴展為跳躍擴散模型,研究連續時間金融框架下資產收益率的非連續性建模,即資產價格的跳躍性。金融資產價格變化包括連續變化和非連續的跳躍,資產價格連續變化由擴散過程來描述,而資產價格跳躍在衍生產品定價、風險度量和管理、組合資產管理等方面具有與資產價格連續變化不同的含義。
從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實踐來看,新興加轉軌特徵的中國股票市場經過30餘年的發展,逐步壯大成一個與整個經濟發展緊密相連、為資金所有者提供投資渠道、為資金需求者提供融資渠道的重要市場,它在國民經濟運行中地位日益突出,在宏觀經濟政策的制定過程中也越來越受重視。但不可否認,受中國經濟與制度的特殊環境影響,中國股票市場仍然不太成熟,展現出一些不太合理的特點,主要有:股票價格波動性較高,大漲大跌、普漲普跌現象經常出現;投機傾向明顯,換手率較高,重視資本利得收益,對長期投資重視不夠;中小投資者較多,”羊群效應”氾濫;機構投資者散戶化,機構穩定市場功能欠缺;”政策市”突出,政策變量始終是影響股票市場的重要系統性風險源;市場脆弱性明顯,抵禦國際金融市場衝擊能力較低等。正處於快速發展過程中的新興的中國股票市場對外部信息衝擊的解讀效率相對較低,投資者也較為激進。當外部信息衝擊股票市場時,正常消息引起資產價格的平滑變化,而超預期的意外信息對價格的衝擊超出了邊際影響,資產價格常常出現顯著的變化,從而表現出非連續的跳躍特徵。中國股票市場會由於上述特點產生較多的突發信息,從而表現出多跳躍性,導致股票市場的風險突然變大,產生跳躍風險。
從金融數據來看,金融研究所用到的數據有低頻和高頻之分,低頻數據通常指年、季、月、周、日等相對宏觀的數據,而高頻數據通常以時、分、秒作為計量基礎。在資產定價、風險管理等實務以及研究活動中,傳統方法多使用低頻數據,但隨著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高頻數據獲取的成本及難度大幅降低,曰內數據甚至分鐘數據、分筆數據也已經被研究人員採用。通常來說,數據頻率越高,市場信息包含得就越多,信息價值也越大,反之,數據頻率越低,數據信息越少,信息價值也越小。但數據頻率過高也會引起噪聲的增加,而噪聲對準確把握資產價格的變動規律會產生干擾,因此選擇合適的數據頻率對研究至關重要。一般來說,對股票價格信息的捕捉越多,越有利於發現股票價格的深層次信息,揭示市場微觀結構的本質,從而進行資產定價、資產組合管理以及風險管理。所以,在研究股票價格行為時,高頻數據相對於低頻數據擁有更高的信息價值,也日益受到研究人員的重視。
因此,本書將基於證券市場高頻和低頻交易數據,多視角地研究中國證券市場資產價格的跳躍風險,這既完善了連續時間下金融的跳躍擴散理論,又豐富了國際金融計量領域跳躍風險研究的實踐應用。本書不僅討論單一資產的跳躍風險,還研究多資產共跳、特質性跳躍的風險。同時,本書基於證券市場資產價格的高頻跳躍,分析其風險來源,探究跳躍背後的經濟原因,比較系統性跳躍、特質性跳躍的風險,研究跳躍的依存結構以及股指期貨的套期保值,這有利於形成穩定證券市場發展的政策體系、正確度量和有效管理投資組合風險、完善套期保值策略、準確度量資產價格的尾部風險。
第二節 研究結構和內容
中國證券市場的跳躍風險研究結構分為兩大組成部分,如圖1 1所示。第一部分集中于單一資產(股票、債券)的研究,從日內和和日間兩個方面比較了跳躍識別方法,討論了它們的應用場合,研究了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的跳躍特徵,探究了兩大市場跳躍的原因以及宏觀信息發佈與跳躍幅度的關係,並且,基於已實現極差方差研究跳躍對短期、中期和長期波動率的重要影響,通過中國股市高頻數據研究了跳躍、正跳和負跳在資產定價中的作用。第二部分將中國證券市場跳躍風險的研究從單一資產的個體跳躍擴展到多種資產之間的共跳。該部分探索了共跳對期貨現貨套期保值的影響,比較了股票和市場共跳時的模型跳躍貝塔和無模型跳躍貝塔以及它們在投資組合的作用,實證分析了股票和債券、期貨和現貨共跳的特徵、共跳和宏觀信息發佈的關係以及共跳對協方差和方差預測的作用,研究了共跳和特質性跳躍在尾部風險管理中的非對稱性及跳躍尾部依存性的應用。
圖1 1研究結構
本書共分為十章 。第一章 為導論,介紹了中國證券市場跳躍風險的研究背景、研究意義,本書的研究結構和內容以及主要貢獻和特色。
第二章 回顧了股價行為發展歷程和文獻中的跳躍識別方法。股價行為從連續擴散過程、跳躍擴散過程發展為更加一般化的L6vy過程①,並且它們分別反映資產價格變動的不同特徵。與股價跳躍行為聯繫緊密的是跳躍識別方法,本書從曰內跳躍檢驗和日間跳躍檢驗角度介紹了Andersen等(2007c)、Lee和Mykland(2008)、Bollerslev等(2013)的日內跳躍檢驗方法,Barndorff-Nielsen和Shephard(2006)、Ai't-Sahalia和Jacod(2009)、Jiang和Oomen(2008)、Andersen等(2012)基於*小RV和中位數RV的檢驗以及Corsi等(2010)、Podolskij和Ziggel(2010)的日間跳躍檢驗方法的基本原理,給出了不同跳躍檢驗的統計量及其分佈,討論了不同跳躍檢驗的特點,為跳躍檢驗方法的選擇提供了信息和依據。
第三章 選取了國內生產總值(GDP)、貨幣供應量(M2)、消費者價格指數(CPI)、生產者價格指數(PPI)、採購經理指數(PMI)、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速(FI)、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IVA)、貿易差額(TB)、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CG)九個宏觀經濟指標的發佈數據研究宏觀信息衝擊,分析了宏觀經濟指標預期值無偏性的特徵,這是計算意外衝擊的前提要求。而高頻數據面臨取樣的問題,數據頻率越低,丟失的信息就越多,理論上為了充分挖掘高頻數據中的信息,應該使用*高頻率的數據進行研究,但頻率越高,意味著噪聲越多,因此頻率的選擇需要在高頻率和低噪聲之間權衡。通過波動率特徵圖分析中國股市大盤股(以滬深300指數為代表)、中盤股(以中證500指數為代表)和小盤股(以中證1000指數為代表)的波動特徵,確定了中國股市高頻數據的*優抽樣頻率是5分鐘。通過分析發現,中國股市高頻跳躍具有三個特徵:①聚集性,大的跳躍後面伴隨著大幅跳躍,小的跳躍後面伴隨著小幅跳躍,呈現出時變的現象;②非對稱性,在某些時間週期中跳躍總的影響是正向的,在另一些時間週期中跳躍總的影響為負;③跳躍幅度與股市狀態有關,在大牛市和大熊市期間,投資行為更加活躍、交易更為頻繁、跳躍幅度較大。跳躍日內特徵顯示,股市上午開盤的5分鐘內跳躍強度*大,收盤*後5分鐘跳躍強度有小高峰;對比正向跳躍強度和負向跳躍強度,股市開盤時正向跳躍強度高於負向跳躍強度,午市收盤和尾市收盤時正向跳躍強度增加、負向跳躍強度沒有明顯變化。通過分析上證50指數、中證500指數和中證1000指數的跳躍特徵發現,大盤股跳躍概率*高,為1 963%,中盤股和小盤股的跳躍概率為1 643%和1 661%。對於宏觀信息發佈和股市跳躍的關係,近1/5的交易日有宏觀信息發佈,而信息日發生跳躍的概率高達63 365%;如果跳躍發生,出現宏觀信息發佈事件的可能性是11 859%。九個宏觀經濟指標中,在除國內生產總值(GDP)外的八個宏觀經濟指標發佈時,意外衝擊對股價跳躍具有顯著的影響。股市跳躍對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速(FI)和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IVA)的信息發佈提前做出反應。另外,生產者價格指數(PPI)對股市跳躍存在同期和滯後影響,其餘五個宏觀經濟指標貨幣供應量(M2)、消費者價格指數(CPI)、採購經理指數(PMI)、貿易差額(TB)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CG)發佈時對股市跳躍產生領先和滯後的顯著影響。市場對不同宏觀信息衝擊的調整速度存在差異:短期10分鐘之內能夠對信息衝擊完全反應,長期需要60分鐘才能完全反應。
債券市場跳躍十分頻繁,跳躍風險是債券市場波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研究債券市場的跳躍性質以及影響因素,有利於對債券市場價格走勢進行分析預測,有助於提高債券投資收益以及有效地管理債券市場風險。第四章 研究了債券市場的跳躍性。波動率特徵圖表明,中國債券市場的高頻數據*優採樣頻率為10分鐘,這不同於中國股票市場。債券市場的跳躍頻率要遠遠大於股票市場,其比股票市場的跳躍現象更加頻繁。對比正負跳躍,我國債券市場更容易出現正向跳躍,但負向跳躍的均值(絕對值)和標準差略大於正向跳躍,正跳的跳躍幅度大於負跳的跳躍幅度。中國債券市場有三個階段跳躍得比較頻繁:早晨市場開盤時、午間休息後下午開盤時以及下午市場收盤時。如果從宏觀信息發佈前後1個小時發生跳躍的概率角度來看,宏觀信息日導致債券市場價格跳躍的概率普遍為90%以上。影響債券市場價格跳躍幅度的宏觀信息變量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