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本書是19世紀英國文壇巨擘托馬斯·卡萊爾的一部帶有思想自傳性質的哲學小說和諷刺作品。書中借敘述一位虛構的德國哲學家的生平故事及其有關衣服哲學的「奇談怪論」,貫穿起卡萊爾豐富深邃的思想和奇崛超凡的想象。本書是一部充滿驚人哲思和文學趣味的名著,對現代社會所引發的諸多問題做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積極探尋解決現代人精神困境的思想資源和途徑,對我們理解19世紀中晚期英國的社會與文化,理解卡萊爾自身思想的形成和演變,都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孫勝忠老師的譯文精當可靠,所做導讀和註釋為我們深入領會這部流行了兩個世紀的經典提供了極大的助益。內容簡介
該書是卡萊爾最具創見的哲理小說,全書採用「書中書」結構:一位英國編輯在整理德國哲學家托伊費爾斯德呂克(意為「魔鬼的糞便」)遺稿時,發現其提出的「衣裳哲學」——認為人類文明的所有建制(信仰、制度、階級等)都像人穿的衣服一樣,時間久了就會變得虛偽、僵化,需要不斷重新審視和更新。 書中借哲學家之口,深刻揭露了現代社會的物質主義、信仰危機、社會不公,猛烈抨擊了空洞的形式主義、僵化的教條和盲目的功利主義,認為它們掩蓋了真正重要的精神價值。 書中還呈現了哲學家從虛無絕望到精神覺醒的心路歷程,在不屈的探索中領悟到:與其消極地自我否定,不如在積極的行動和擔當中實現生命的意義。 該書以其創新的小說結構、激昂的散文風格、豐富的象徵意象和對精神重生的執著探索,成為一部挑戰傳統、探討存在本質的先鋒之作。它既是時代的診斷書,也是一曲尋找超越性價值的靈魂史詩,對歐美浪漫主義和超驗主義思想產生了深遠影響。作者簡介
托馬斯·卡萊爾(Thomas Carlyle,1795-1881),19世紀英國著名歷史學家和評論家、文壇怪傑。他博覽群書,文筆優美,一生著作頗豐。本書是其代表作,論述了1774—1795年法國大革命發生前後二十余年的動蕩歷史。在眾多關於法國大革命的著作中,本書以亦史亦文的敘述、用典比喻的結合、綿密精巧的論證著稱,出版后暢銷一時,奠定了卡萊爾浪漫主義史學家的地位,多年來已被翻譯成各國文字,一直暢銷不衰。目錄
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