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的技術科學-科技強國建設的棟樑之學 楊衛 申長雨 程耿東等 9787030818010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941
商品編號: 9787030818010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5*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新時代的技術科學-科技強國建設的棟樑之學
ISBN:9787030818010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著編譯者:楊衛 申長雨 程耿東等
頁數:20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4280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錢學森先生於1947年在國內首次講演「工程和工程科學」,並在1957年發表《論技術科學》一文,系統構建了「基礎科學—技術科學—工程技術」的現代科技體系框架。歷經數十年發展,技術科學作為連接科學理論與工程實踐的橋樑,其價值在新時代愈發凸顯。2021年,中央明確強調「現代工程和技術科學是科學原理與產業發展之間的關鍵橋樑」,再次將技術科學置於國家創新體系的突出位置。在全球科技競爭加劇、我國亟需突破「卡脖子」瓶頸的背景下,著力發展技術科學具有三重戰略意義:既是健全國家創新體系、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的核心抓手,也是優化科技結構、完善研發體系的關鍵路徑,更是培育科技領軍人才、夯實工程技術人才基石的必要支撐。 本書立足新時代需求,深度聚焦技術科學領域,兼具理論深度與實踐價值,適用於技術科學領域研究者、高校相關學科師生、企業技術骨幹,以及科技、教育、產業政策制定者等,助力各界深入理解技術科學的本質規律,把握科技革命趨勢,共同推動我國從技術應用大國向技術創新強國邁進。

作者簡介

程耿東,中國科學院院士,俄羅斯科學院外籍院士,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工程力學、計算力學和結構優化設計的研究,被認為是「近代布局優化的先驅」。曾任國際結構與多學科優化協會副主席(2003—2007),執委會委員(2008—2012),國際理論和應用力學學會大會委員會委員(2004—2012),大連理工大學校長(1995—2006),中國科學院主席團成員(2004—2008),中國力學學會副理事長。現任「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顧問組成員,製造與工程科學領域召集人。曾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992年,20068:)、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及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等多項獎勵。

目錄

前言
卷首語
一、技術科學領域的內涵
1 1 技術科學的思想淵源
1 1 1 培根的「自然哲學實踐論」思想
1 1 2 德國技術知識體系思想
1 1 3 錢學森的技術科學思想
1 2 技術科學的內涵解析
1 2 1 技術科學是應用基礎研究
1 2 2 技術科學具有不同於基礎科學的基礎性
1 2 3 技術科學具有基礎性與應用性的雙重屬性
1 3 技術科學的特徵
1 3 1 技術科學的學科屬性特徵
1 3 2 技術科學的功能特徵
1 3 3 技術科學的學科知識結構特徵
1 4 技術科學的國別差異
1 4 1 技術科學的國別演變比較
1 4 2 技術科學的國別科研產出比較
1 4 3 技術科學國別的戰略科技力量布局比較
二、技術科學的演變脈絡
2 1 基於科學和實驗的技術科學(1830—1925)
2 1 1 材料強度和結構研究
2 1 2 機器研究
2 1 3 熱力學的建立
2 1 4 流體力學
2 2 基於產業的技術科學(1850—1925)
2 2 1 化學工業
2 2 2 電氣工業
2 3 基於軍事的技術科學(1900—1945)
2 3 1 化學武器研究
2 3 2 雷達和原子彈研究
2 4 基於技術域的技術科學(1945—2000)
2 4 1 核武器
2 4 2 空間競賽
2 4 3 固態電子學
2 4 4 計算機和計算科學
2 4 5 材料科學:激光,超導和納米技術
2 4 6 生物技術
2 5 基於工程技術多學科會聚融合的技術科學(2000—)
三、技術科學與科技強國建設
3 1 技術科學引領技術發展的功能
3 1 1 技術科學的引領共性功能
3 1 2 技術科學在形成戰略科技力量的集聚功能
3 1 3 技術科學在突破「卡脖子」瓶頸的導航功能
3 2 技術科學促進自主創新的功能
3 2 1 技術科學的原始創新功能
3 2 2 技術科學的集成創新功能
3 2 3 技術科學的二次創新功能
3 2 4 技術科學的潛在創新功能
3 3 技術科學塑造戰略思維的功能
3 3 1 造就總師思維
3 3 2 技術科學涵養戰略規劃論證範式
3 3 3 技術科學助推數據驅動的智庫建設
3 4 技術科學推動生產力發展的功能
3 4 1 四次工業革命的突破點都在技術科學
3 4 2 技術科學推動顛覆性技術發展
3 4 3 建設製造強國的關鍵在於技術科學
3 4 4 建設材料強國的根基在於技術科學
3 4 5 成為「基建狂魔」的底氣在於技術科學
3 4 6 實現「雙碳」目標的保障在於技術科學
3 4 7 承載「為國鑄劍」使命的支柱在於技術科學
3 5 技術科學支撐工程教育的功能
3 5 1 技術科學支撐工程教育的關鍵作用
3 5 2 加強技術科學教育,培養基礎紮實適應能力強的工程技術人才
四、技術科學強國戰略對策
附錄 技術科學的典型領域國別分析:力學
1 科研產出的數量與質量比較
2 科研開放和依賴程度比較
3 科研優勢的比較
4 科研力量的比較
附表 力學領域期刊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