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導言 美學是一門什麼樣的學問
上編 美是主觀的還是客觀的
關於”美”的思考 從審美距離到審美視角
審美與移說的回歸
從形象思維談認識論美學的回歸
美感的驗模型:從要素到整體
沒有六感官,只有一個驗
心理動力與美的引導力
中編 從”什麼是藝術”引入的思考
對”藝術”的剖析 藝術的定義及其意義
從”事件”看藝術的性質
藝術邊界的消失與重建
藝術作品的”本體”在哪裡
“藝術界”對藝術的框定和延展
藝術與大眾文化的挑戰
回到關於藝術起源的爭論上來
下編 崇高的由來與未來
“美”引導生活 笑的原理與倫理
城市美之源
美麗鄉村之路
美育與社會改造
結語 新感性與美學的轉型
後記
摘要
美是主觀的還是客觀的
談到美學,人們都會想到一個老而素樸的爭論:美是主觀的還是客觀的 有一次,我乘地鐵上班。從我家到工作單位,要坐一段長長的地鐵10號線。在途中,上來一位小姑娘,手中拿著一疊複,口中念念有詞:朱光潛說,美是主客觀的統一。高爾泰說,美是主觀的。蔡儀說,美是客觀的。李澤厚說,美是客觀性與社會性的統一。我聽了著急,這麼學美學,可不行。想同她談談,但還是沒有開口。我想,我談了以後,只可能有兩個結果:一是她根本不可能聽我的。她又不認識我,憑什麼要聽我的 二是萬一她聽了我的,又會怎麼樣 她顯然是去考試,聽了我的,是不是就會考不及格 過了一會兒,她到站下車了,消失在人海裡。我不知道,她那天考試有沒有過關。但是,我能預見一個結果:她此後再也不會學美學了。把美學搞得這麼無趣,成了乾巴巴的教條,誰見了也會躲。其實,這些年,美學留給許多圈外人的印象,就是如此。有人說,美學過時了。如果美學真的就只是如此,那應該過時。
但是,美是主觀的,還是客觀的,這是一個合法的問題嗎 從這個問題出發,會不會產生富有成果的思考 我覺得還是會的。看到一朵花,你覺得美。這是花美呢,還是由於人覺得美才美呢 這個問題就在那裡,不管你是否承認它。
作者簡介
, 中華美學學會會長, 研究員, 深圳大學特聘教授, 大學美學與美育研究中心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中西比較美學。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