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唐納德·A 諾曼(Donald A Norman),美國加州大學聖迭戈分校認知科學與心理學榮譽退休傑出教授,也是該校設計實驗室的創始名譽主任,曾被《商業周刊》評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設計師之一。 他曾擔任蘋果公司副總裁,為眾多企業提供諮詢並出任董事會成員,還擁有三個榮譽學位。他的多部著作被翻譯成超20種語言,其中包括設計學領域經典之作「設計心理學」系列。
目錄 第一部分 我們目之所及的一切,幾乎都是人為的
1 我們生活在由人設計的世界里
2 人為的生活方式不可持續
3 歷史為什麼重要
4 精確但人為的測量
5 若科技讓我們陷入困境,或許也能助我們擺脫困境
6 本書主題:有意義、可持續、以人類為本
第二部分 意義 以可被理解的方式溝通
7 人們需要意義
8 自然科學中的測量
9 測量對人重要的東西
10 國內生產總值
11 人真正需要怎樣的測量?
12 人類行為與經濟學
第三部分 可持續 扭轉和修復對世界生態系統的傷害
13 我們生活在「廢物時代」
14 世界如何陷入今天的窘境
15 可持續性有多種組成和影響
16 設計、產品、可持續性和循環經濟
17 循環設計的實際困難
18 可持續、堅固、有複原力的系統
19 人們對系統的理解
20 處理複雜社會技術系統
21 為時未晚
第四部分 以人類為本 面向生活的方方面面
22 從「人」轉向「人類」
23 民主化設計與開發
24 人們為自己設計
25 DesignX:針對大型複雜社會技術系統的設計
26 漸進調適為什麼行不通
27 增量模塊化設計
28 需要大型多學科項目時
29 處理規模化問題
30 設計:必要但不充分
第五部分 人類行為與主要挑戰
31 為什麼改變這麼難
32 人們為共同目標而動員
33 什麼必須改變?
34 技術的主導地位
35 技術的未來
第六部分 行動:學習、反思、決策、執行
36 我們可以做什麼?
37 我們還能做什麼?
38 本書要點
致謝
註釋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