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莫小也,1955年2月11日生於杭州,祖籍浙江嘉善。先後取得杭州大學外語系日語本科、歷史系文化史碩士及中外關係史博士學位。2015年從浙江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教授崗位退休,曾任藝術理論研究所所長、美術系主任。在擔任美術學碩士研究生導師期間,培養研究生18人。在杭州大學、浙江大學任副教授的同時,兼任中國美術學院、浙江工業大學、澳門藝術博物館等機構的教學科研工作。曾經出訪日本、韓國、葡萄牙、美國、法國、義大利等國及中國港澳台地區,並參与當地學術交流活動。
目錄 近代西方藝術傳入中土的序曲
一、西方來客與中國澳門美術的肇始
二、義大利人利瑪竇與藝術傳播
三、西洋藝術在中土的萌芽
小結
明末清初江南畫家對西方藝術的反應
一、重實用的西化木版插圖
二、人物畫技法的革新
三、山水畫壇的異軍突起
清代宮廷畫家郎世寧與「海西法」
一、將西洋藝術推廣于東方
二、研習東方藝術 完善「海西法」
三、「海西法」畫家的成熟與評價
晚清廣東關氏家族的肖像畫與風俗畫
一、廣東開埠與外銷畫家
二、關氏家族與外銷畫的發展
三、外銷畫的文獻價值與研究意義
晚清玻璃畫與中外文化交流探微
一、晚清玻璃畫的現狀與史料
二、玻璃畫主要題材分類
三、基本要素與風格特色
四、從玻璃畫看晚清中外文化交流
林風眠與豐子愷——以東西方美術融合觀為視點
一、時代呼籲對東西方美術的再認識
二、同聲相應 同氣相求
三、磨礪人生 別開天地
渡海畫家席德進的藝術人生
一、海峽兩岸的藝術歲月
二、中國台灣鄉土藝術的代表
三、林風眠及國立藝專的熏陶
澳門美術的起源與流變
一、考古與石刻遺物時期
二、信仰藝術與地圖時期
三、地誌畫與風情畫時期
四、西洋風貿易畫時期
五、文人繪畫與現代藝術時期
從地誌畫看澳門城市的變遷
一、澳門城市產生的特殊背景
二、早期澳門城市的形成
三、18世紀澳門城市的發展
四、19世紀以來澳門城市的變遷
英倫畫家錢納利的生活速寫
一、《速寫澳門》的最初印象
二、1836年之際的澳門風貌
三、揮灑自如的速寫技法
結語
澳門寫實主義油畫發展探微
一、澳門西洋油畫的歷史基礎
二、文化環境的轉化與西畫振興
三、豐富多彩的寫實主義題材
四、主題多樣的繪畫創作
當代澳門水彩畫家事迹述略
一、三位富有個性的開拓者
二、兩位獻身事業的水彩畫先輩
三、享譽當今畫壇的水彩畫人才
小結
海上漂來五彩雲——「全澳書畫聯展」三十周年回顧綜述
一、東西方藝術交匯之海港城市
二、時代呼喚產生「全澳書畫聯展」
三、聯展的持續與品質的提升
四、中西藝術融會 新人茁壯成長
五、創造美好的澳門城市形象
風雨兼程 美在其中——《文化雜誌》藝術類論文及圖像印象
一、搭建東西方藝術資訊平台
二、探討澳門美術的相關人物
三、開拓藝術史研究新領域
四、編輯全彩插圖的人文刊物
五、對未來編撰的若干建議
文化交流與人類歷史——讀日本學者《東西文明的交流》隨感
一、六卷本的主題確立
二、榎一雄主編的《西歐與東亞》
三、該書採取的編纂方法
明清西洋風美術研究評述
一、明清西洋風美術研究的初衷
二、歐美學者的開拓及重要專家
三、日本「東西方關係」研究的重要分支
四、中國港澳台地區研究的若干特性
日本東洋文庫所藏歷史繪畫初識
一、關於研究現狀與課題
二、關於作品定性與評價
三、關於原圖的複製與傳播
四、關於英國人錢納利作品
中外高校公共藝術與教育芻議
一、高校大學城的建設與問題
二、高校的公共藝術與藝術館
三、我國高等院校公共藝術建設新起點
四、學術研究與生活審美一體化
我與中外美術關係史研究
一、學術的兩次起跑
二、堅持重大課題下孕育成果
三、圍繞總方向著手新選題
四、治學道路上尋求方法
附錄:學術成果
一、專著
二、論文
三、譯文
四、部分未刊稿
致謝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