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觀照與遐想 吳呂明 9787519058425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文聯出版社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560
商品編號: 9787519058425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5*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攝影-觀照與遐想
ISBN:9787519058425
出版社:中國文聯出版社
著編譯者:吳呂明
頁數:381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4244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作者憑藉對攝影藝術的痴迷熱愛和對廣東攝影所蘊藏的嶺南文化美學的熟悉理解,將實踐與理論融會貫通,從攝影現象、攝影作品和攝影作者入手,對中國攝影(主要以廣東攝影為樣板作評論對象)在新時代創作實踐與理論發展中泛現的現象和大眾關注的熱點問題,展開理據充分、有的放矢、通俗易懂的評析,其中對廣東攝影生態的深入觀察與思考,貼近現實、觀照時代,兼具學理性、導引性與說服力,彰顯中華文化嶺南人文精神。該攝影評論集以發表在《中國攝影報》《人民攝影》及廣東省文聯等單位約寫的文章結輯而成,深入淺出,文質兼美,且圖文並茂,可讀性強。作為中國攝影的發源地,廣東一直走在全國前列,有所謂「一部廣東攝影史就是半部中國攝影史」,故可將該文集作為窺探當下中國攝影現狀的一個有效視角。

作者簡介

吳呂明,「文藝兩新」攝影、評論、策展人,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廣東省攝影家協會理論委員會副主任。1983年開始業餘攝影,通過不斷學習與實踐,銳意提高技藝,屢展在國際和國內的各級攝影比賽中入選獲獎,在《中國攝影》《大眾攝影》《中國攝影報》《華夏地理》《旅遊天地》《風景名勝》《文明》等國家級專業報刊發表作品。2012年至2015年在廣東省攝影家協會駐會主持理論部和《廣東攝影》編輯部工作,對廣東攝影生態展開觀察、評論。2015年成為獨立攝影、評論、策展人。自2000年至今已在《中國攝影報》《人民攝影》等各類報刊發表百余篇文章。2014年參与《廣東攝影史》編撰的籌備工作;2021年加入專家團隊,成為《廣東攝影史:1844—2020》學術撰稿人之一。2015年獲北京攝影函授學院「優秀教師」稱號;2018年獲「廣東省攝影家協會60周年貢獻獎」榮譽表彰;2019年任東莞市「南城文化有聲有色」攝影講習班導師;2020年獲廣東省攝影家協會北京攝影函授學院廣東校區成立35周年「誨人不倦獎」;2023年獲中國·張家界第二屆世界遺產攝影大展「優秀策展人」。

目錄

壹 實踐與思考
變減為加 創意無限——我對當下攝影藝術的思考與實踐
攝影可否由「紀實寫真」探求「紀虛寫意」
用數字拼貼探索攝影創新的更多可能——談談我創作《生活就像萬花筒:疊相如夢 時光印記》的感悟
航拍風景見證自然變遷
攝影,就是生活的寫照
攝影創新與溫故知新
畫意攝影:詩意何來,創新何往
想法與手法的融合升華
創意的多元發展
也來聊聊攝影的糾結
藝術評論的重要性
攝影的幾「度」思考
「攝影武器論」的現實意義
紀實攝影在新時代的敘事價值
攝影,傳承地方文化
攝影,標示時空坐標的意義
風景攝影何以「風光」?
對「新風景」攝影的思考
攝影當隨時代轉變觀念
攝影寫真存史 光影紀錄檔案
「街拍」要在倫理與法規範疇內有序進行
我對攝影「步步高」的思考
攝影是煥發生命之光的療愈藝術
貳 評論與策展
人道木棉紅——《百年城像 廣州:先鋒的南國》策展語
遍地英雄下夕煙——第三屆「廣東省十大攝影家」作品試評
鏡頭向下,展現粵西百姓生活變化——品讀鄧偉群《粵西墟市》系列作品
「形神意」三聯並置 弘揚粵西文化傳承——品讀黎鏵《粵西冼太廟》系列作品
一片有詩的茂名海塗——蘇息攝影習作《一片有詩的海塗》賞評
物象「影話」有「相語」——品讀李偉浩攝影新作《影話相語》
行攝於思,「提煉」當代表達——「行攝於思——湯東濤攝影三十年作品展覽」的樣板意義
「折中中西,融匯古今」打造新畫意攝影——觀陳家鳴《影途悟境》攝影作品展所感
承繼父輩榮光 抒寫紅棉品格——觀「今又木棉紅」廖寧紅棉攝影藝術展覽所感
讓人民成為攝影作品的主角——品讀陳艾紀實攝影作品《向海而生》
于細微處見精神——謝敏華攝影《潮人·日常》策展語
生靈活現——李秀野生動物攝影作品策展語
動心攝世 群影存相——觀「世相新說——袁動群都市人文攝影展」所感
丹霞風景攝影的新路徑——鄧偉儀《丹霞風景:日夜·陰陽》作品評析
相由心生 心游物外——觀楊可偏作品展所感
溫故知新 觀復悟道——安哥攝影作品收藏展之感想
至誠美觀,才是攝影之道!——文智誠紀實攝影作品展觀后感
攝影大美新疆展現怡人詩意——庄史怡攝影作品《美·疆·怡·人》評介
歌唱生活、描繪生活、回饋生活——「荔灣·逢源記憶」攝影策展小記
《回·嘉》——回家——觀胡克嘉《回·嘉——文獻影像中的東莞城市記憶》所感
叄 觀察與遐想
繁榮與多元——2014年度廣東攝影觀察
機不可失走出圈圈——2015—2016廣東攝影觀察
記錄時代觀看,攝影人間詩意——粵港澳大灣區攝影觀察
清甜嶺南味 清新嶺南風——試析廣東攝影的地域文化特質和現象
攝影觀照時代,有廣度更要有深度——廣東省第28屆攝影展覽評選觀察報告之三
攝影時代之光 展現嶺南風采——廣東省第29屆攝影展覽評審觀察
《東莞製造》的樣本意義——《東莞攝影》叢書第35輯卷首語
打造最美好的中國當代工業攝影廣東宏景——從一場中國製造主題攝影展說開來
塑形造像,再現英雄本色——看「廣東公安百名英模肖像攝影展」體現的新觀念
觀照中的影像力量
鄉村振興「重構的風景」,彰顯攝影與時代生活的互文——第八屆中國東莞·長安攝影周觀后感
文化興城 景泰阜康——「時代的觀看:文化興城與攝影戰略」鄭景康影像雙年展所感
江門攝影史:門開有度揚家聲
我與《廣東攝影史》二三事
從鄒伯奇引發的遐想
從「框架」引發的遐想
從業餘、愛好與奧林匹克、攝影史等引發的遐想
後記
從觀照到遐想——兼談我的攝影評論成長之路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