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第一章 中國工運的歷史先聲
《中國工人》創刊的歷史背景 003
中共中央創辦《中國工人》 005
“彼是中國工人運動的燈塔” 008
舉足輕重的撰稿人 011
向工人階級宣傳黨的立場和主張 014
幫助工人和工會認清鬥爭形勢 019
總結罷工鬥爭的經驗教訓 029
關注工人階級勞作與生活的苦況 036
鄧中夏為李啟漢”喜極而泣” 041
“五一”紀念與第二次全國勞動大會 045
廣告、發行與停刊 051
第二章 點亮”全中國工人的燈塔”
大革命失敗後的艱難復刊 060
強化政論的針對性和指導性 065
“勞動消息”和”鐮刀與鐵錘” 072
紀念”二七”與鬥爭新策略 080
從徵稿啟事看工會職工教育 085
自色恐怖下的偽裝與停刊 089
第三章 在抗日根據地新生
《中國工人》二次創刊和《<中國工人》發刊詞》 100
毛澤東、朱德與《中國工人》 106
延安時期的工運領導者 111
字裡行間看邊區 119
寫工人,工人寫 124
技術工人、義務工時與勞動合同 131
從《中國工人》到《解放日報》 137
第四章 新中國的工運歷史文本
新中國成立初期的辦刊實踐 146
風生水起的第五次出刊 155
從開門辦刊到再遇曲折 161
第五章 改革開放年代”為工發聲”
改革開放中應運而生 172
市場大潮中順勢而為 176
“為工發聲”的傳統和特色 181
“辦出一個職工喜聞樂見的期刊” 185
從管辦分離到改版改制 190
第六章 新時代書寫新篇章
溯源追根,不忘初心 198
讓中國工人看見潮水流動的方向 205
刻錄新時代中國工人階級的形象 213
為了每一位勞動者都能被溫柔以待 221
跟上時代之變和技術之變 231
結語新百年,新未來 240
精彩書摘
第一章 中國工運的歷史先聲
1919年,五四愛國運動席捲中國大地,工人階級第一次以獨立姿態登上政治舞臺,也啟發了中國最早的共產黨人走上與工人階級相結合,發動和組織工人起而革命的道路,從此揭開了中國歷史的新篇章 。
中國共產黨成立初期,宣傳馬克思主義,啟發工人階級覺悟,動員工人組織起來,為爭取自己的權益而鬥爭,成為黨的主要任務。
革命需要輿論,輿論需要宣傳,工人讀物應運而生。
為宣傳黨的政策、主張,《中國工人》忠實地充任了黨的”喉舌”。
《中國工人》創刊的歷史背景
追溯《中國工人》的歷史,不能不提及在它誕生前的”先行者”。
中國早期工人讀物受包括無政府主義、幫會意識在內的各種思潮影響,呈現多樣化態勢。最早關注和影響中國工人運動的共產主義刊物,當數《新青年》
從1920年9月第8卷起,《新青年》作為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的機關刊,新辟馬克思主義介紹、社會主義討論、俄羅斯研究等欄目,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宣揚”勞工神聖”和工人權益,號召革命知識分子到工農中去,推動工人運動發展,並且報道各地工人的生活狀況和罷工鬥爭。《新青年》第8卷第1號就曾刊載通訊,對1920年香港工人罷工做了詳細記述。
1920年8月、11月,上海和北京的共產黨早期組織分別創辦了更有針對性的《勞動界》和《勞動音》週刊,前者由陳獨秀、李漢俊發起,後者由陳德榮、羅章 龍主編。
《勞動界》和《勞動音》用通俗的語言宣傳馬克思主義,啟發工人階級覺悟,動員工人組織起來與資產階級、帝國主義進行鬥爭。不過,羅章 龍後來回憶說,”《勞動音》還不能完全站在馬克思主義立場上,內部思想也不統一,多少帶有學院式氣息和無政府主義色彩”。
《勞動界》和《勞動音》的存續時間都很短,1921年初前後就相繼停刊了。
1921年7月,北京共產黨早期組織又創辦了《工人週刊》,後來先後成為中共北方區委和中華全國鐵路總工會的機關報。
《工人週刊》最初由羅章 龍任主編,李大釗、高君宇、何孟雄等參加編輯工作,延續至1926年初停刊。依照羅章 龍的回憶,《工人週刊》堅持出版五年,累計期數約在150期以上,成為大革命時期持續最久的黨刊之一。不過,《工人週刊》留傳下來的原件很少,最早的一期為1921年10月9日出版的第12號,最晚的是1926年1月25日出版的第137號,如今均收藏在中國革命博物館。
當時,廣東、湖南、湖北、山東等地創辦的工人報刊還有《勞動者》《夥友》《勞動與婦女》《勞工週刊》《真報》《唐山潮聲》等。這些早期工人報刊出版的時間都不長,但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工人階級的生存狀況,啟迪工人為爭取自己的權益組織起來進行鬥爭。
工人報刊發生根本轉變並逐步走向成熟,是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後。
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第一個決議開宗明義指出:”本黨的基本任務是成立產業工會黨應在工會裡灌輸階級鬥爭的精神。”8月,作為黨領導工人運動的公開機構——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正式成立。”勞動組合”在日語裡是工會的意思,”書記部”即秘書處。
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創辦了機關報《勞動週刊》《勞動週刊》發刊詞公開宣佈自己”是中國全體勞動者的言論機關為勞動者說話,鼓吹勞動組合主義”,希望廣大工人群眾都來關注它維護它,以”擴大解放全人類的聲浪,促進解放全人類的事業實現”。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