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社會簡史 楊張喬 9787308258937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560
商品編號: 9787308258937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6*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浙江社會簡史
ISBN:9787308258937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著編譯者:楊張喬
頁數:40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4236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詳述浙江自舊石器時代至現代社會的變遷。本書開篇闡釋文化對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點明浙江文化研究工程的目的與意義。正文依時間脈絡,分十章系統呈現浙江不同歷史時期的社會面貌。涵蓋社會范型、階級結構、荒政、戶籍、喪葬制度以及社會生活等多方面內容,如史前社會的氏族聚落生活、越國興霸的社會變革、秦漢六朝的遷徙融合、宋朝的社會輝煌等。各時期均展現浙江社會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獨特演變,體現浙江深厚的文化底蘊與人民的創造精神。此外,還闡述浙江從傳統社會向近代、現代社會的演進,反映社會階級結構、制度政策及生活方式的轉變,為讀者了解浙江社會發展軌跡提供詳實參考。

目錄

導言
第一章 史前社會范型與文明進化
第一節 遠古時代的社會范型
一、原始土地意識和制度:一種據共理和考古發現的推測
二、原始人口進化和繁衍的時空狀態
三、開放與閉合:婚姻家庭的變遷與宗族的萌發
第二節 階級結構:以良渚文化時期為例
一、貴族階層與神權階層
二、農民、手工業者與商人
三、奴隸現象
四、階級矛盾
第三節 禳災救荒、水利系統與喪葬制度
一、巫政時代的祭天禮地、禳避災禍
二、良渚古城的大型水利系統
三、各文化序列的喪葬制度
第四節 氏族聚落的社會生活
一、河姆渡文化時期的聚落與生活方式
二、良渚文化時期的聚落群與生活方式
三、原始宗教:習俗、圖騰與巫覡
第二章 越國興霸的社會變革與古越部族的流布
第一節 始立國的社會范型
一、大時代的土地「記憶」
二、社會史分期與宗法社會形態的演化
第二節 階級結構與社會矛盾
一、階級的塔式構造
二、階級差別與社會矛盾
第三節 荒政、戶籍與福利政策
一、計倪荒政思想與越國的政策
二、戶籍與福利制度
第四節 從部落走來的社會生活
一、多元的生活方式
二、宗教信仰的萌生
三、古越族的源起、流布與衰落
第三章 秦漢六朝:遷徙、融合與士族宗族制
第一節 大遷徙時代的社會范型
一、土地與賦稅制度
二、大遷徙與大融合的人口形態
三、姓族制度與士族宗族制的社會范型
第二節 階級的新構成
一、地主階級的成分
二、此消彼長的士族與庶族
三、分化中的農民階級
四、工匠與手工業者階層
五、滲入肌體的奴隸階層
六、末業的「魔咒」與商人階層
第三節 戶籍、荒政與喪葬制度
一、大一統下的戶籍制度
二、荒政與備荒
三、從個體到佛教組織的慈善事業
第四節 大融合的社會生活
一、生活方式的變遷
二、佛教的廣布與道家的宗教化
第四章 隋唐吳越:社會中興與社會生活變革
第一節 隋唐吳越的社會范型
一、土地賦稅制度:均田制、租庸調製與戶籍三長制
二、家庭與宗族制度
三、人口政策與人口增長
第二節 社會等級與社會階層
一、地主階級:貴族與庶族的結構變遷
二、「士農工商兵」與賤民階層
第三節 荒政、醫事、戶籍與喪葬
一、災害與荒政
二、醫政與保健
三、循儒家之禮的喪葬制度
四、戶籍制度的改革
第四節 詩性的社會生活
一、多元且開放的生活方式
二、佛教的本土創建與道教的政治進階
第五章 宋朝:皇城根基的社會輝煌
第一節 大視野的社會范型
一、「田制不立」的土地制度與「五賦兩役」的賦稅改革
二、「靖康之難」又掀北人南下
三、門閥宗族的衰落與宗祠宗族制的興盛
第二節 階級結構與社會矛盾
一、兩宋的階級與階層
二、方臘農民起義與浙江的社會矛盾
第三節 荒政、醫療、福利與其他
一、荒政:賑災、糧備與勸分
二、醫療保健與公共衛生系統
三、社會救濟與社會福利體制的轉型
四、都城的火災與消防
五、理學的敬老禮儀和養老之道
第四節 社會生活的奔流
一、宋朝的生活方式
二、宗教本土化的精進
第六章 元朝:社會等級與社會變局
第一節 超地域的社會范型
一、土地與田賦制度
二、人口數量與分層
三、宗族制度的恢復與延續
第二節 民族等級與階級結構
一、民族等級
二、階級結構
第三節 荒政、醫學與養老
一、荒政之法的綜合運用
二、醫政與醫學
三、敬老、養老的措施與風氣
第四節 互為嵌入的社會生活
一、多民族的生活方式
二、佛教的實參實悟與道教東華派的興盛
第七章 明朝:專業市鎮群與農商社會
第一節 農商社會范型
一、土地與賦役制度
二、人口制度
三、婚姻、家庭與宗族制度形態
四、市場化城鎮推動的農商社會過渡形態
第二節 階級新勢力的崛起
一、宦海沉浮的官僚與縉紳
二、胥吏與幕僚
三、縉紳地主與庶民地主
四、農民階層的流變
五、商人階層的裂變
六、工匠及匠制改革
七、奴僕與九姓漁民及浙東墮民
第三節 荒政、戶籍、醫事與養老福利
一、荒政之制、技、法
二、養老福利與醫事制度
三、「辨貴賤、正名分」的戶籍制度
第四節 世俗化的社會生活
一、生活方式的大格局
二、士儒介入的宗教生活
第八章 清朝:由傳統向近代的演進
第一節 鴉片戰爭前後的社會范型
一、鴉片戰爭前的浙江封建社會范型
二、鴉片戰爭后的浙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范型
第二節 民族與階級的演變
一、鴉片戰爭后的社會階級結構
二、「滿漢一家」與少數民族的發展
第三節 荒政、醫事與戶籍制度
一、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