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地自傳-我體驗真理的故事 莫.卡.甘地 9787100223942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763
商品編號: 9787100223942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6*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甘地自傳-我體驗真理的故事
ISBN:9787100223942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著編譯者:莫.卡.甘地
頁數:56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4230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本書是一部極具價值的經典傳記。「聖雄」甘地作為印度民族解放運動的領袖、「甘地主義」的創始人,政治成就舉世矚目。但本書中,他以坦率謙卑的筆觸,展現了從笨拙、膽怯、懦弱的普通人成長為聖雄的真實歷程。 本書依據甘地私人秘書德賽的英譯本重新校譯,補充了過往譯本缺失的章節,恢復了自傳的真面目。全書共分五部,從甘地的家世、童年、求學、婚姻,到他在英國、南非的經歷,以及投身印度獨立運動的種種事迹,全面呈現了他對真理的不懈探索和自我成長的艱難蛻變。 此外,書中還附有譯者自行編譯的年譜,彌補了自傳的不足。閱讀本書,你將深入了解甘地的思想與精神,感受他為追求真理、正義所付出的努力,從中汲取強大的精神力量。

內容簡介

本書是印度民族解放運動的領導人「聖雄」甘地於1925年所寫的自傳,附書名為「我體驗真理的故事」。 儘管作為非暴力抵抗的現代政治學說——「甘地主義」的創始人,甘地在政治上獲得了令世界矚目的崇高成就,但他也曾是一個笨拙、膽怯、懦弱的普通人。本書通過甘地坦率和謙卑的講述,展現了一代聖雄探索真理、自我成長的真實過程。

作者簡介

甘地,印度獨立運動領袖,國大黨領袖,20世紀非暴力主義倡導者,被世人尊稱為「聖雄甘地」。他出生於吠舍家庭,信奉印度教中的毗濕奴派。1891年畢業於英國倫敦大學,取得律師從業資格后回國。1893年赴南非從事律師職業,領導當地印度僑民擺脫種族歧視,爭取公民權利。1915年返回印度,此後帶領印度人民開展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爭取民族解放,脫離英國人的殖民統治。1947年印巴分治,甘地為沒有實現印巴統一而深感遺憾。1948年1月30日,甘地在晚禱的會場被一名極端的印度教徒槍殺。

目錄

緒言
第一部
第一章 家世
第二章 童年
第三章 童婚
第四章 做起丈夫來了
第五章 上中學
第六章 一個悲劇(上)
第七章 一個悲劇(下)
第八章 偷竊和贖罪
第九章 父親之死和我的雙重羞恥
第十章 宗教一瞥
第十一章 準備赴英留學
第十二章 種姓身份被開除了
第十三章 終於到達倫敦了
第十四章 我的抉擇
第十五章 充當英國紳士
第十六章 改變
第十七章 飲食方法的體驗
第十八章 羞澀是我的護身符
第十九章 不老實之害
第二十章 初次接觸各種宗教
第二十一章 羅摩給弱者以力量
第二十二章 納拉揚·亨昌德羅
第二十三章 大博覽會
第二十四章 當了律師又怎樣?
第二十五章 我還是沒有辦法
第二部
第一章 賴昌德巴伊
第二章 我怎樣開始生活
第三章 第一宗案子
第四章 頭一次打擊
第五章 準備赴南非
第六章 到達納塔耳
第七章 若干經歷
第八章 赴比勒托里亞途中
第九章 更多的苦頭
第十章 比勒托里亞第一日
第十一章 和基督教徒的往來
第十二章 設法和印度人來往
第十三章 「苦力」是怎麼回事
第十四章 準備打官司
第十五章 宗教的激動
第十六章 事與願違
第十七章 定居納塔耳
第十八章 種族隔離
第十九章 納塔耳印度人大會
第二十章 巴拉宋達朗
第二十一章 三英鎊人頭稅
第二十二章 各種宗教的比較研究
第二十三章 操持家務
第二十四章 回國
第二十五章 在印度
第二十六章 兩種熱情
第二十七章 孟買的集會
第二十八章 浦那和馬德拉斯
第二十九章 「速歸」
第三部
第一章 暴風雨的響聲
第二章 風暴
第三章 考驗
第四章 風暴以後的平靜
第五章 兒童教育
第六章 服務精神
第七章 禁慾(上)
第八章 禁慾(下)
第九章 簡樸的生活
第十章 波耳戰爭
第十一章 衛生改革和飢荒救濟
第十二章 返回印度
第十三章 重歸印度
第十四章 文書和聽差
第十五章 在國民大會上
第十六章 寇松勛爵的朝覲
第十七章 和戈克利相處一月(上)
第十八章 和戈克利相處一月(中)
第十九章 和戈克利相處一月(下)
第二十章 在貝納勒斯
第二十一章 定居孟買?
第二十二章 信仰受到了考驗
第二十三章 再到南非去
第四部
第一章 「愛的勞動喪失了?」
第二章 來自亞洲的專橫者
第三章 忍受侮辱
第四章 令人振作的犧牲精神
第五章 反省的結果
第六章 為素食所進行的一次犧牲
第七章 土療和水療的體驗
第八章 一個警告
第九章 同當權的人鬥爭
第十章 一次神聖的回憶和懺悔
第十一章 同歐洲人的親密往來(上)
第十二章 同歐洲人的親密往來(下)
第十三章 《印度輿論》
第十四章 苦力區還是「隔度」?
第十五章 黑熱病(上)
第十六章 黑熱病(下)
第十七章 火燒印度居民區
第十八章 一本書的魔力
第十九章 鳳凰村
第二十章 第一夜
第二十一章 波拉克毅然而來
第二十二章 上帝所保護的人
第二十三章 家務一瞥
第二十四章 朱魯人的「叛亂」
第二十五章 心的追尋
第二十六章 非暴力抵抗運動的誕生
第二十七章 飲食方法的更多的體驗
第二十八章 嘉斯杜白的勇氣
第二十九章 家裡的非暴力抵抗
第三十章 致力於自製
第三十一章 絕食
第三十二章 當校長
第三十三章 文化訓練
第三十四章 精神訓練
第三十五章 良莠之分
第三十六章 把絕食當做懺悔
第三十七章 應戈克利之召去倫敦
第三十八章 我在大戰中所做的事
第三十九章 精神上的難關
第四十章 小型的非暴力抵抗
第四十一章 戈克利的仁愛
第四十二章 肋膜炎的治療
第四十三章 回國
第四十四章 當律師的一些回憶
第四十五章 狡詐行為?
第四十六章 當事人變成同事
第四十七章 一個當事人如何得救
第五部
第一章 初次體驗
第二章 在浦那會見戈克利
第三章 這是威脅嗎?
第四章 聖提尼克坦
第五章 三等乘客的疾苦
第六章 追求
第七章 坎巴廟會
第八章 拉克斯曼·朱拉
第九章 創立學院
第十章 在討論中
第十一章 廢除契約移民
第十二章 靛青的污漬
第十三章 文雅的比哈爾人
第十四章 面對著「非暴力」
第十五章 撤銷控告
第十六章 工作方法
第十七章 同伴們
第十八章 深入農村
第十九章 遇到一個好省長
第二十章 和勞工接觸
第二十一章 學院一瞥
第二十二章 絕食
第二十三章 凱達的非暴力的抵抗
第二十四章 洋蔥賊
第二十五章 凱達非暴力抵抗的結束
第二十六章 熱衷於團結
第二十七章 招兵運動
第二十八章 瀕於死亡
第二十九章 勞萊特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