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SysML實現AI輔助的MBSE-一種面向系統工程和軟件工程的集成方法 9787512445673 道格.羅森伯格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1,075
商品編號: 9787512445673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12*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應用SysML實現AI輔助的MBSE-一種面向系統工程和軟件工程的集成方法
ISBN:9787512445673
出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
著編譯者:道格.羅森伯格 蒂姆.威爾金斯
頁數:325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42244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簡體書】 應用SysML實現AI輔助的MBSE-一種面向系統工程和軟件工程的集成方法 787512445673 道格.羅森伯格 蒂姆.威爾金斯

內容簡介

《應用SysML實現AI輔助的MBSE——一種面向系統工程和軟體工程的集成方法》聚焦于如何藉助人工智能(AI)與系統建模語言(SysML)實現基於模型的系統工程(MBSE)。本書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為簡介,闡述AI在軟體工程和系統工程中的角色、SysML行為模型等基礎知識。第二部分構建概念模型,介紹AI輔助的領域建模、用例建模和需求建模。第三部分探討邏輯架構和物理架構,涵蓋子系統與邏輯架構、組件與物理架構以及AI輔助參數模擬。第四部分涉及軟體和代碼生成,包含AI出現前的代碼生成、從狀態機生成嵌入式代碼、AI輔助資料庫設計和編程、用戶界面設計和編程以及AI輔助軟體測試。此外,編后語、附錄及參考文獻進一步豐富了本書內容,為讀者提供了系統且全面的AI輔助MBSE的方法和實踐指導。

目錄

人工智能簡介
第一部分 簡介
第1章 AI:軟體工程和系統工程的規則改變者
1 1 提出正確的問題
1 2 AI的多重面孔
1 3 應用於系統工程的AI角色
1 4 選擇一組穩定的抽象
1 5 沒有軟體就沒有系統
1 6 本書的結構
1 6 1 概念模型涵蓋硬體和軟體
1 6 2 領域驅動的邏輯架構
1 6 3 從邏輯架構到物理架構
1 6 4 讓軟體得以存在
第2章 沒有軟體就沒有系統
2 1 SysML行為模型概述
2 2 嵌入式與非嵌入式軟體
2 3 從SysML模型生成代碼
2 4 每類軟體都需要自己的提示詞集合
2 5 學習與AI交談
2 6 領域驅動設計的支持
2 7 支持資料庫安全
2 8 支持用例驅動的開發
2 9 儘早迭代、頻繁迭代
2 10 UI快速迭代帶來的益處
2 11 MBSE代碼生成用例
2 12 功能分解和面向對象設計
2 12 1 功能分解的含義
2 12 2 功能分解與用例分析的區別
2 12 3 忘記歷史的人註定要重蹈覆轍
2 12 4 20世紀90年代功能分解消失的原因
2 12 5 功能分解的難題
2 12 6 面向對象設計的優勢
2 13 領域驅動設計
2 14 系統工程師青睞IDEF0培訓
2 15 諷刺:吸血鬼的復活
2 15 1 教授怎麼說
2 15 2 瑜伽修行者怎麼說
2 16 硬體/軟體協同設計的流程路線圖
2 17 總結
第3章 SysML v2簡介和AI知識
3 1 內核建模語言
3 2 SysML v2 API和服務
3 3 視圖和圖
3 4 圖形和文本標識法
3 5 定義和使用
3 6 SysML v2和AI
第二部分 概念模型
第4章 AI輔助的領域建模
4 1 領域對象構成邏輯架構的核心
4 2 領域模型的定義
4 3 創建領域模型
4 4 與AI對話
4 5 AI幫助開發領域模型
4 6 編寫用例有助於發現更多的領域對象
4 7 從問題到解決方案曲折向前
4 8 AI會遺忘什麼
4 9 AI也會作假
4 10 準備帶有屬性和操作的邏輯架構
4 11 做一個SysML v2模型
4 12 總結
4 13 本章使用的提示詞
第5章 AI輔助用例建模
5 1 軟體/系統用例與業務用例
5 2 雨天場景
5 3 用例建模速度極快
5 4 用例敘述是領域對象的豐富來源
5 5 完整用例模板的應用
5 6 分析級用例和設計級用例
5 7 使用活動識別可選行為和異常行為
5 8 取消「瑞士乳酪」需求
5 9 更精準的提示詞有助於獲得正確的細節
5 10 認為人工智能絕對正確非常危險
5 11 與人工智能的幻覺的親密遭遇
5 12 如何建立軟體用例
5 13 生成屏幕並運行
5 14 做一個SysML v2模型
5 15 總結
5 16 本章使用的提示詞
第6章 人工智能輔助需求建模
6 1 需求基礎
6 2 從頂層需求開始
6 3 可追溯性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6 4 理論上的需求與實踐上的需求
6 4 1 Zigzag 1:子系統需求
6 4 2 Zigzag 2:軟體需求
6 4 3 Zigzag 3:用例的可選和異常行為
6 5 深度挖掘提示詞
6 5 1 深度挖掘1:圖像預處理和分析需求
6 5 2 深度挖掘2:資料庫需求
6 5 3 深度挖掘3:光束控制需求
6 6 有效性測度解釋
6 7 使用8個提示詞發現154個需求
6 8 做一個SysML v2模型
6 9 總結
6 10 本章使用的提示詞
第三部分 邏輯架構和物理架構
第7章 子系統和邏輯架構
7 1 領域驅動邏輯架構的優勢
7 2 子系統:問題與解決方案空間的邊界
7 2 1 識別子系統
7 2 2 識別每個子系統的構件
7 2 3 子系統之間的關係——頂層架構
7 3 人在迴路的行為建模
7 4 頂層狀態機模擬
7 5 充實架構:深入挖掘到子系統
7 5 1 在子系統內:更完整的構件定義
7 5 2 在子系統內:添加子系統控制器
7 5 3 在子系統內:控制建模算法
7 5 4 模擬,然後生成
7 6 在子系統內:狀態機
7 7 做一個SysML v2模型
7 8 邏輯架構流程概述
7 9 總結
7 10 本章使用的提示詞
第8章 組件和物理架構
8 1 Perry Matrix:從角色到智能體
8 2 從子系統BDD開始
8 3 選擇微控制器
8 4 從邏輯到物理:感測器和放大器
8 5 深入研究組件選擇
8 6 權衡研究
8 6 1 免責聲明
8 6 2 假設權衡研究1:放大器和前置放大器
8 6 3 聚焦相關性能需求
8 6 4 找到滿足性能需求的組件
8 6 5 將性能需求添加到SysML模型
8 6 6 具體確定組件細節
8 6 7 使用實例表幫助組件之間的可視化權衡
8 6 8 聚焦滿足性能需求的組件
8 6 9 通過健全性檢查決策
8 6 10 假設權衡研究2:背散射電子探測器(BSED)
8 6 11 人工智能抵觸使用互聯網
8 6 12 智能體與角色:讓Perry探索具體信息
8 7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