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在漫長的文明演進中,人類通過觀測天體運行、辨析物候變遷,創造出各具特色的時間認知體系。作為中華農耕文明的智慧結晶,二十四節 氣不僅完美融合于中國傳統曆法系統,更以其獨特的科學內涵與文化價值,成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傑出代表。
本書立足全球視野,系統考察中國二十四節 氣與古埃及、古希臘等文明古國曆法,以及現代通行時間制度的異同。通過多維度比較研究,揭示不同文明對時間的認知,展現人類時間制度背後的科技智慧與文化特質。
這場跨越時空的曆法對話,聚焦非物質文化遺產活態傳承路徑,既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闡釋,也為促進不同文明間的交流互鑒提供獨特視角,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借鑒與啟示。
作者簡介
張琛馳,1990年2月生,博士,高級工程師,畢業于中國農業大學。現任全國農業展覽館(中國農業博物館)古農書專項工作辦公室執行副主任,中國農村合作經濟管理學會數字農業與數字鄉村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江蘇省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紀實文學研究會會員。主要從事農業古籍、農耕文明研究。主持司局級課題1項,作為主要成員參加國家級課題2項,EI論文2篇,在《農民日報》《古今農業》等媒體雜誌發表論文10餘篇,出版專著2部,授權發明專利3項。多次獲農業農村部司局級獎勵。
目錄
- 緒論 / 001
-
第一章 二十四節 氣與時間制度
-
第一節 陰陽歷時間制度體系 / 006
-
第二節 二十四節 氣與中國農曆 / 010
-
第二章 二十四節 氣與全球古文明的時間制度
-
第一節 二十四節 氣與古埃及時間制度 / 019
-
第二節 二十四節 氣與古希臘時間制度 / 046
-
第三節 二十四節 氣與古羅馬時間制度 / 063
-
第四節 二十四節 氣與瑪雅文明時間制度 / 077
-
第三章 二十四節 氣與世界現行主要時間制度
-
第一節 二十四節 氣與公曆 / 099
-
第二節 二十四節 氣與東亞文化圈時間制度 / 130
-
第三節 二十四節 氣與伊朗曆 / 152
-
第四節 二十四節 氣與回曆 / 170
-
第五節 二十四節 氣與猶太曆 / 191
-
第六節 二十四節 氣與印度曆 / 206
-
第七節 二十四節 氣與佛曆 / 222
-
第四章 全球視域下二十四節 氣保護傳承策略
-
第一節 全球視域下二十四節 氣的特點 / 234
-
第二節 二十四節 氣的保護傳承路徑 / 239
前言/序言
為深入挖掘大別山革命歷史資源、傳承紅色基因,中國出版集團研究出版社聯合華中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推出《大別山革命歌謠選》一書。作為華中科技大學文科”雙一流”資助項目及”黨旗領航之紅色基因傳承工程”重點項目,本書以習近平總書記”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重要指示為根本遵循,系統收錄1921—1949年間流傳於大別山革命根據地的160餘首紅色歌謠,包含《黃安謠》《送郎當紅軍》等經典作品。
書中所輯歌謠生動展現了個體與時代的互動,既有《英雄來到鄂豫皖》記錄的董必武、鄭位三等先驅播撒火種的壯舉,也有《歡迎解放軍》等刻畫的軍民魚水情深。這些歌謠不僅承載了珍貴的歷史場景,更以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凝聚了中華民族的力量,傳遞了堅定的信念和勇敢前行的精神。作為高校紅色文化育人創新實踐,本書編寫得到湖北大別山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大別山革命史和大別山精神研究院指導支持,相關案例已融入多所高校”行走的思政課”實踐教學。
華中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將持續推進大別山精神學術研究,讓紅色基因在新時代煥發更強生命力。本書的出版,既是對習近平總書記”用好紅色資源、賡續紅色血脈”重要指示的踐行,也為新時代紅色文化教育提供了示範樣本。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