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顧漫,中國中醫科學院中國醫史文獻研究所研究員。長期從事中醫古籍整理和《黃帝內經》教學,主要研究方向有出土簡帛醫學文獻的整理、中醫經典溯源與闡釋、秦漢醫學史研究。承擔《天回醫簡》和胡家草場醫簡的整理,點校整理《靈樞經》等多部中醫古籍。
目錄 緒論
上篇《黃帝內經》的成書
第一章《黃帝內經》成書時代、地域之爭議
一、《黃帝內經》成書時代
二、《黃帝內經》成書地域
三、《黃帝內經》與秦漢醫學文獻之比較
四、本章小結
第二章《素問》《靈樞》原始傳本面貌考
一、《素問》《靈樞》在宋代以前流傳之概況
二、《素問》全元起本
三、《靈樞》九卷本
四、本章小結
第三章《素問》《靈樞》文本綜合分析
一、分篇誤例
二、錯簡例
三、重出例
四、互見例
五、互引例
六、互訓例
七、本章小結
第四章《素問》《靈樞》所引古醫經考
一、《上經》《下經》
二、《陰陽》《五中》
三、《揆度》《奇恆》
四、《比類》《從容》
五、《金匱》
六、《五色》
七、《終始》
八、《大要》
九、《刺法》
十、《九針》
十一、本章小結
下篇 中醫生命觀的構建
第五章 四方醫學知識之輻輳與中醫學起源
一、古史傳說、地域文化與醫學起源
二、醫學技術在不同地域的發生起源
三、本章小結
第六章 中醫對於生命的基本認識
一、生命觀念
二、胚胎髮育
三、自少及老
四、天人相應
五、本章小結
第七章 臟腑理論的構建
一、臟腑與形體
二、五臟與官竅
三、五臟與五味
四、五臟與陰陽四時
五、五臟與五行相配的今、古文說
六、本章小結
第八章 經脈理論的構建
一、經脈與脈診、針灸之關聯
二、從「根結標本」到「終始」
三、「經脈連環」與「營衛周行」
四、脈診、針灸與經脈學說的聯動發展
五、本章小結
第九章 營衛理論的構建
一、營衛與魂魄
二、營衛與血氣
三、營衛之清濁
四、營衛之運行
五、營衛與疾病
六、本章小結
結論篇
第十章《素問》《靈樞》成書及理論發展綜考
一、醫經之分「內外上下」
二、《素問》與《靈樞》為首尾相銜之兩部文集
三、《素問》《靈樞》各篇之分組
四、《黃帝內經》成編之時代坐標
五、總結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一 《素問》全元起本與通行本卷目內容對照表
附錄二 《靈樞》九卷本與通行本卷對照表
附錄三 《素問》《靈樞》所引醫書名稱、條數及主要內容表
附錄四 古《九針》輯錄
附錄五 《黃帝內經》文句與文史古籍對照舉隅
評語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