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內科
傳染性疾病
流行性感冒
新冠病毒感染
支原體肺炎
流行性腮腺炎
麻疹
甲肝、乙肝
乙型肝炎
傷寒
結核性胸膜炎
結核性腹膜炎
呼吸系統疾病
急性氣管支氣管炎
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
支氣管哮喘
循環系統疾病
心搏驟停的復蘇及後續
心律失常
慢性心力衰竭
肺心病
風濕熱
風濕性關節 炎
耳鼻喉口腔
兒科
婦科
外(骨)科
皮膚科
其他
二十二味中新解
附:《歷代中風方研究》序
跋
前言
很高興看到父親的《張玉明臨床醫案集萃》即將在中醫籍出版社正式出版,可喜可賀。
父親自幼喜愛岐黃之術,深諳中醫四部典,熟讀金元四大家醫著及明清溫病八大名著,背誦《醫宗金鑒・心法要訣》,博覽群書,博採眾長,擇善而從之。食期乎能化,裁制貴乎因人。父親臨床善於辨病與辨證相結合,精於辨證論治,巧于理法方。每遇病證,均有獨到見解,施方用,盡皆心得驗。治病膽大心細,屢起沉屙大疾,,受人稱頌。醫案按語往往寥寥數語,即能畫龍點睛,反映出辨證關鍵和思路,展現出名家之醫技、大醫之風範,很值得我們學承。
父親行醫45年,積善行德,救人無數,在當地享有很高的名望。臨床所記錄的醫案也較多,此次出版內容只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雖然內容有限,但必將為弘揚中醫事業做出一份貢獻,也會造福更多的患者。
張冬志甘肅省人民醫院主任醫師、醫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
張蕃秀甘肅省二人民醫院副主任醫師
23年3月30日
摘要
內科
傳染性疾病
流行性感冒
回溯近二十多年的流行病學史,02年至03年的SARS暴發對我國造成了極大的危害。隨後流是不定期地發生,如09年美國的甲型HIN1流感病毒大流行,波及全世界,09年冬至10年春季,我國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隨後每年都有不同毒株的流感病毒散在傳播。在流感方面,中醫中是發揮著重要作用,因為每年的歲氣不同,病毒有異,治法用也有所不同。有偏寒者,有偏溫者,有偏濕者,有偏燥者,有混雜而顯者。如年至22年新冠病毒的流行多偏寒濕,因此要根據每年氣候變化及病毒的變異制定不同的方法。寒濕型多用辛溫化濕解表法為佳,而風熱或夾濕者以辛涼解表、化濕清熱效佳以臨床辨證施治為要。
辛溫解表案
張某,男,48歲,幹部,02年11月28日初診。
外感風寒,噴嚏清涕,身惡寒,發熱,體溫39,咳嗽,頭痛,無汗,舌苔薄白,脈浮緊。此風寒外閉,肺氣不宜,陽氣不循清竅,故咳嗽、清涕、噴嚏不已;風寒束表,毛竅閉塞,陽氣無從疏發,故發熱。宜辛溫解表,以麻黃湯加羌、療。
麻黃6克,桂枝、羌活、防風、荊芥、白芷、川芎、杏仁、姜半夏各10克,炙甘草6克。薑棗引。水煎服。
作者簡介
張玉明,男,1952年10月生,甘肅省靖遠縣人,副主任醫師。出生于中醫世家,從醫四十餘年。曾任靖遠縣中醫院內科主任、副院長,靖遠縣、政協委員。退休後在蘭州行醫。自幼喜愛中醫,先後畢業於甘肅省中醫學校(今甘肅衛生職業學院)、中醫大學。曾在甘肅省中醫院跟隨名中醫席梁丞、王自立(四屆國醫大師)學在中國學院西苑醫院師從施奠邦、王琦學後又在西安醫科大修學表論文十餘篇,著有《歷代中風方研究》(05年,中醫籍出版社)。臨床對心腦血管疾病、肝病、腎病、胃腸疾病的頗有研究,創”腦絡通”腦梗,”清肝膠囊”乙肝,”通膽和胃膠囊”慢性胃炎、潰瘍病,腎炎腎病膠囊慢性腎炎、腎病,太極真元丹陽痿早洩,七星丹駐顏抗衰。主持的”腦絡通腦血栓的臨床研究”被列為省級科研項目。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