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張貴才,新安醫學研究員,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徽學研究中心安徽中醫藥大學分中心特聘副研究員。先後任職于屯溪市中醫院,屯溪市(區)委辦公室,屯溪區人民醫院,黃山市新安醫學研究中心。多次主持省級新安醫學研究科研課題,參加省內外中醫藥高校省級及國家級科研課題的研究;設計並參與制作第八、第九屆中國黃山國際旅遊節暨徽文化節「新安醫學彩車」與「新安醫學展廳」;編寫新安醫學申報安徽省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書文本;主編出版《新安醫學——祖國醫學之瑰寶》畫冊,《歷代新安名醫精選》《新安醫學文化博覽》《薪火傳承——張一帖》《李濟仁新安醫學考證》《李濟仁養生保健體悟》《橋亭山走出的國醫大師》《苦難與奮進——記沈其權的中醫之路》,以及「新安醫學研究叢書」(《新安醫學通論》《新安醫學名醫世家傳承》《新安醫學名醫名著》,獲第33屆華東地區科技出版社優秀科技圖書一等獎)等專著;撰寫新安醫學學術與文化研究論文、醫案醫話、臨床報道近百篇,在《中國中醫藥報》《中國衛生信息報》《中國醫學與臨床》《中華誤診學雜誌》《中國衛生》《中醫藥臨床雜誌》等國家級醫學報紙、期刊上發表,為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信息記錄工程(「張一帖」內科,「鄭氏西園」喉科)項目學術專員。
目錄 上篇 中醫修業
緒言
第一章 醫事傳略
第一節 以父親為榜樣
第二節 從數學到中醫
第三節 名師帶路 研修悟道
第四節 自我療疾成鐵杆中醫
第二章 醫道求真
第一節 選對書籍 事半功倍
第二節 勤耕不輟 勤以致遠
第三節 四診合參 擅長脈診
第四節 「話療」助葯療
第三章 薪火相傳 光耀未來
第一節 帶教收徒 杏林育才
第二節 打造「新安壽康」品牌
第三節 醫者仁心 守護健康
中篇 中醫悟道
第四章 關於「本」的思考
第一節 「病本」「人本」之見
第二節 「治病求本」之見
第三節 治病以人為本 行醫以仁為本
第五章 「雙辨」診斷思路
第一節 「雙辨」診斷思路的建立
第二節 「辨證」和「辨質」的關係
第三節 「雙辨」模式下的「雙治」
第四節 「辨質施養」在「治未病」中的運用
第六章 固本培元重脾胃
第一節 調補脾胃為要 顧護胃氣為先
第二節 調補脾胃思路
第三節 脾胃病經驗方
第七章 對「通」「通法」的思考
第一節 人體通道系統
第二節 三焦與三焦辨證
第三節 體質因素引發「不通」
第四節 因「質」施「通」
第五節 「八法」寓有「通」意
第六節 「通法」的臨證要義
第八章 自創方及經驗用藥
第一節 自創方
第二節 用藥體會
第三節 對葯、角葯的運用
第九章 膏方的臨床運用
第一節 膏方的運用思路
第二節 組方原則:補、調、通、清
第三節 自擬系列膏方
第十章 自我療疾
下篇 醫道實踐
第十一章 內科
第十二章 外科
第十三章 婦科
第十四章 兒科
第十五章 膏方的運用
第一節 婦科中的運用
第二節 術后、病後調理
第三節 常見病調治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