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婦產科病理學》第3版在繼承前兩版深入淺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特色基礎上,全面更新了女性生殖系統疾病的病理學知識。本版特彆強調了基於2020年第5版《WHO女性生殖道腫瘤分類》的最新進展,包括疾病分類、發病機制、病理特徵及其與臨床治療和預后的關聯。新增內容涵蓋了如女性下生殖道HPV相關性及HPV非依賴性腫瘤的分類,子宮內膜癌的分子分型與FIGO新分期相關參數的應用,以及免疫組化標準的判定及其臨床意義等。此外,本書還介紹了子宮間葉腫瘤中的新發現特異基因變異的亞型及其分子特徵。本版對第2版中的表格進行了全面修訂和補充,並新增了診斷流程圖和表格,以更清晰的方式展示疾病的分類、鑒別診斷的關鍵點、免疫標記及分子特徵等核心內容。同時,在保留原有的近3000幅精美的婦產科疾病與腫瘤大體標本及顯微病理形態圖的基礎上,增加了650餘幅圖。作者簡介
鄭文新,(Wenxin Zheng)世界著名的婦產科學及婦產科病理學家。現任美國得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終身教授,Mark anrd Jane Gibson 冠名榮普教授,學科帶頭人,婦產科病理學系及專業培訓基地主任。榮獲「全美百名頂尖醫生」稱號。 鄭教授1983年畢業於上海醫科大學並獲學士學位,1986年赴美,先後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修生殖醫學、康奈爾大學完成病理學專業住院醫師培訓、布朗大學完成婦產科病理學專業培訓。作為病理學和產科學雙料專家,鄭教授先後供職於美國南加州大學(助理教授)、耶魯大學(副教授)、亞利桑那大學(終身教授)和得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終身教授)。 鄭教授在婦科三大惡性腫瘤(子宮內膜癌、卵巢癌及宮頸癌)的發病及防治研究上均有國際上公認的原創性貢獻。例如,有關子宮內膜漿液性癌癌前病變(EmGD)的界定及其致癌作用、子宮內膜癌孕激素抵抗的分子機制、激素對於散髮型卵巢上皮性癌發生髮展的作用、促卵泡激素(FSH)與輸卵管黏膜及卵巢上皮的關聯、卵巢/盆腔低級別與高級別漿液性癌的起源,以及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症及相關卵巢癌的輸卵管起源、宮頸癌前病變一站式診療(OSCC)的新模式等,這些重要的學術成果推動了國內外婦產科病理學的發展。 作為資深婦產科病理學專家和顧問,鄭教授承擔了大量教學與科研工作,為國內外培養了許多高層次婦產科病理學專業人才,會診的疑難病理診斷與諮詢病例範圍覆蓋美國、中國及其他諸多國家和地區。在專業領域高影響因子期刊上發表論文200餘篇,著有《婦產科病理學》、Gynecologic andObstetric Pathology等專著6部。在CAP、USCAP、IGCS、ASCCP、GOG等國外多個學術機構擔任重要職務,多種影響較大的專業期刊任編委,是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特約評審專家、教育部海外名師項目專家。目錄
上卷目錄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