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王紅霞,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首席。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大內科主任,I期臨床研究病房主任,細胞與基因治療中心主任,長期致力於乳腺癌與多種復發轉移性腫瘤的精準診治及轉化研究。
陳磊,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海軍軍醫大學國家肝癌科學中心細胞信號轉導研究室主任,長期致力於肝膽惡性腫瘤發生發展及耐藥分子機理的基礎和轉化研究。
帕尼特 奇馬(Parneet Cheema),醫學博士、生物技術碩士、加拿大皇家內科醫師學院院士;多倫多大學副教授;加拿大多倫多威廉-奧斯勒醫療系統腫瘤學醫學主任
埃琳娜 加拉爾達(Elena Garralda),醫學博士;腫瘤分子治療研究中心主任;西班牙巴塞羅那瓦爾德希伯倫腫瘤研究所
布蘭登 S 謝菲爾德(Brandon S Sheffield),醫學博士;解剖與分子病理學家;加拿大多倫多威廉-奧斯勒醫療系統檢驗醫學科
帕斯誇萊 皮薩皮亞(Pasquale Pisapia),醫學博士;解剖病理學專家;意大利那不勒斯費德裡科二世大學公共衛生系
目錄
1 分子圖譜分析:基礎知識 1
2 檢測理據 21
3 樣本採集 33
4 檢測項目的選擇及流程 49
5 報告解讀 71
6 與患者交談 89
7 挑戰與機遇 99
前言/序言
譯者序
近年來,腫瘤治療領域經歷了革命性突破,靶向治療開啟了癌症精準醫療的新紀元。隨著分子生物學技術的飛速發展,腫瘤分子圖譜的構建與分析已成為個體化診療的核心工具。然而,如何在臨床實踐中高效應用分子信息、正確解讀複雜數據,仍是全球腫瘤醫生面臨的共同挑戰。
《簡明實體瘤分子圖譜》原著系統梳理了實體瘤分子分析的核心理論與實用策略,內容涵蓋檢測技術原理、樣本採集規範、報告解讀要點、患者溝通技巧等關鍵環節 。書中不僅凝聚了國際權威專家的臨床智慧,更直面分子診療落地中的實際難題——從檢測方法的選擇到區域醫療的差異,從快速迭代的知識更新到醫患共識的建立,均提供了具有參考價值的解決方案。
作為譯者,我們深知此書的價值所在。一方面,靶向治療與分子診斷的進展日新月異,但中文領域尚缺乏兼顧前沿性與實用性的參考資料;另一方面,全球醫療體系存在差異,如何將國際經驗與國內實踐相結合,是翻譯過程中尤為重視的環節 。為此,我們在保留原著科學嚴謹性的同時,對術語表述、檢測流程及臨床案例進行了適當調整,力求使內容更貼合國內的實際需求。
本書的翻譯工作由腫瘤學、分子生物學及臨床醫學領域的多位專家共同完成。我們特別感謝原作者的學術洞見,為中文讀者搭建了一座連接基礎研究與臨床實踐的橋樑。同時,也誠摯感謝審校團隊在專業術語校準與邏輯連貫性上的細緻工作,以及出版社在跨學科協作中的高效支持。1
本書適用于腫瘤科醫師、病理學家、醫學研究人員及相關專業學生。我們期待它能為臨床決策提供科學依據,為醫患溝通增添信心,更希望以此為契機,推動分子診療技術在中國腫瘤防治中的規範應用與創新發展。願這本譯著成為一盞微燈,照亮更多從業者在精準醫療道路上的探索與實踐。
王紅霞 陳磊
2025年3月26日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