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直擊案發現場,調查價值千億美元的全球木材黑市。 剖析人物內心,從家族榮耀到法外狂徒的個體敘事。 聚焦環保前沿,現代科技如何應用於森林資源保護。 美國環境記者協會蕾切爾·卡森環境圖書獎每年僅在北美,就有價值10億美元的木材被盜伐,東南亞因為盛產黃檀類樹木(紅木傢具的原材料)一直以來也是盜伐的高發地區。當我們習慣於譴責盜伐者的喪心病狂時,口述史學者布爾貢獨闢蹊徑,深入走訪伐木社區,嘗試揭示盜伐屢禁不止背後的真實原因。盜伐者、環保活動家、護林員、木材鑒定專家、神秘買主作者洞察人性的幽微之處,講述一個個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鏈鋸的偷偷開啟,本質上是一種抗爭,是面對流離失所和窮困潦倒時人類對尊嚴與身份的追求。在森林管理和法律保護之外,這是美國、北美,乃至世界各地都需要探討解決的社會性問題。內容簡介
美國、加拿大地區的北美紅杉林已經度過了數千年平靜的歷史,個別古樹樹齡甚至超過四千年。然而在過去百年間,這些堪稱太平洋西北地區風物名片的紅杉林卻見證了一系列衝突變革:工業化時代的加速開採、環境保護組織的訴求與砍伐者之間的利益衝突、立法保護與盜伐者的博等社會性難題。 1918年成立的「拯救北美紅杉聯盟」及「綠色和平」國際環保組織的介入,引發了不同觀念和利益群體間的「森林戰爭」。本書走進非法木材交易市場的背後,以美國加州的奧里克小鎮、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和秘魯亞馬孫地區的森林盜伐為線索,剖析盜伐犯罪屢禁不止甚至愈發猖獗的深層次原因,揭露了森林(特別是古樹)保護為當地居民日常生活帶來的震蕩。 作者是一名口述史學者,她以人類學田野調查的方式走進當地社區,以一手資料呈現出鮮為人知的伐木社區發展歷程:當國家環保政策出台、自然保護區被劃定,當地人的生活秩序被徹底打破——伐木工人被迫下崗,曾作為家族榮光的職業身份一去不復返,代代相傳的手藝再也無法保障他們的衣食無憂。擺在他們面前的,不只是生存壓力,還有身份認同的喪失。在這樣的局面下,他們頂風作案,更有甚者訴諸毒品。這些發生在森林里的故事將為我們帶來全新的視角,去思考怎樣做才能讓生態系統得到真正有效的保護。作者簡介
林賽·布爾貢,環境史碩士,作家、口述史學家。她的寫作聚焦環境問題及其與歷史、文化和個體身份認同的關聯。文章見諸《大西洋月刊》《衛報》和《史密森尼雜誌》等報刊。目錄
出場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