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多樣性是自然界以及人類社會文化的一個根本特徵之一。在當今現代化、全球化浪潮中多樣性遭受危機的背景下,深入揭示知識的地方性特徵,是改善多樣性危機的一個基礎性問題。 本書以「馬學」這一畜牧獸醫學知識為案例,對比分析蒙古傳統馬學與日本現代馬學及其它們各自的地方性,從知識的認知、歷史、情境、發展四個維度進行討論,展現馬學知識在其漫長發展過程中,如何與當地的社會生活、歷史發展、文化習俗、家畜品種、生態環境等產生了千絲萬縷的聯繫,並把相關結論進一步拓展至畜牧獸醫知識、生物醫學知識以及其他知識領域,為知識的地方性研究提供一種獨特視角;並期望藉此個案研究,為改善多樣性危機,實踐多樣性復興提供一次可貴的嘗試。作者簡介
圖力古日,1979年生,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人。2010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科學技術與社會研究所,獲哲學博士學位。現為內蒙古師範大學科學技術史研究院副教授,主要從事地方性知識、畜牧文化、性別文化等方面的研究。發表論文二十余篇,主要成果有:《血液的不同解讀與生物醫學知識的多樣性——比較蒙古傳統馬學與日本現代馬學》《對馬之汗液的認識與「身體」的多元性——比較研究蒙古傳統馬學與日本現代馬學》《「養馬知識」與「男性性別」——對一項典型蒙古傳統科技的性別研究》《「奶食製作」與「女性性別」——對一項傳統烹飪勞動的性別研究》《地方性知識情境性的內涵探析》《地方性知識研究的歷史維度及其內涵》等。目錄
總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