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李博,教授、博士生導師,貴州省優秀青年科技人才、貴州省「千」層次創新型人才、貴州省青年科技獎獲得者。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SCI和EI論文60餘篇,獲得專利、實用新型專利、軟體著作權20餘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貴州省科技廳項目、貴州省教育廳項目等縱向科研課題10餘項;獲得中國安全生產協會安全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綠色礦山科學技術獎一等獎、河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中國煤炭工業科學技術獎二等獎、貴州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等省部級科技獎勵10餘項。
目錄 第1章 緒論
1 1 研究意義
1 2 國內外研究現狀
1 2 1 煤層開採覆岩破壞研究現狀
1 2 2 煤層頂板突水機理研究現狀
1 2 3 岩溶管道突水研究現狀
1 2 4 礦井涌水量研究現狀
1 3 研究內容及創新點
1 3 1 研究內容
1 3 2 創新點
第2章 西南岩溶地區煤系地層相似材料研製
2 1 研究區概況
2 1 1 自然地理
2 1 2 地質條件
2 1 3 水文地質條件
2 1 4 21606工作面概況
2 2 相似常數的確定
2 3 原材料與試驗方案
2 3 1 原材料的確定
2 3 2 試驗方案的設計
2 4 樣品製備及測試
2 4 1 樣品製備
2 4 2 測試方法
2 5 測試結果及分析
2 5 1 測試結果
2 5 2 性能影響因素分析
2 6 本章小結
第3章 煤層開採覆岩破壞及岩溶管道突水物理模型試驗
3 1 模型搭建及試驗方案
3 1 1 材料準備
3 1 2 模型搭建及岩溶管道設置
3 1 3 測點布置及數據採集
3 1 4 煤層開採方案
3 2 物理模擬試驗結果分析
3 2 1 覆岩破壞特徵及突水過程
3 2 2 豎向位移變化特徵
3 2 3 豎嚮應力變化特徵
3 2 4 孔隙水壓變化特徵
3 2 5 電導率變化特徵
3 3 本章小結
第4章 岩溶管道突水多場耦合數值模擬及影響因素分析
4 1 軟體介紹
4 2 多場耦合數值模型的建立
4 2 1 模型假設
4 2 2 理論方程
4 2 3 模型構建
4 3 多場耦合數值模擬結果及分析
4 3 1 煤層開採頂板塑性區變化特徵
4 3 2 煤層開採頂板豎向位移變化特徵
4 3 3 煤層開採頂板豎嚮應力變化特徵
4 3 4 煤層開採頂板孔隙水壓變化特徵
4 3 5 岩溶管道突水滲流過程分析
4 4 岩溶管道突水多場災變演化機制
4 5 不同地質條件對突水的影響
4 5 1 岩溶管道直徑對突水的影響
4 5 2 岩溶管道水壓對突水的影響
4 6 本章小結
第5章 煤層開採覆岩破壞涌水量預測技術
5 1 研究區概況
5 1 1 自然地理位置
5 1 2 地質概況
5 1 3 水文地質條件
5 1 4 採區概況
5 2 煤層開採覆岩變形破壞特徵數值模擬
5 2 1 軟體簡介
5 2 2 模型建立
5 2 3 結果分析
5 3 煤層開採覆岩「兩帶」高度
5 4 地下水數值模型礦井涌水量預測
5 4 1 軟體簡介
5 4 2 數學模型建立
5 4 3 數值模型建立
5 4 4 模型校核
5 4 5 礦井涌水量預測
5 5 加權多元非線性回歸礦井涌水量預測
5 5 1 基於熵值法的因素權重確定
5 5 2 加權多元非線性回歸模型構建
5 5 3 預測結果
5 6 長短期記憶神經網絡礦井涌水量預測
5 6 1 長短期記憶神經網絡理論
5 6 2 基於長短期記憶神經網絡預測模型構建
5 6 3 預測結果
5 7 大井法礦井涌水量預測
5 7 1 計算範圍
5 7 2 計算公式
5 7 3 計算參數及預測結果
5 8 礦井涌水量預測結果對比分析
5 9 本章小結
第6章 結論與展望
6 1 結論
6 2 展望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