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序言
本書延續前面各版的風格,進一步妥善處理了知識的深度與廣度、理論與實踐兩大重要關係,繼續保持內容新穎、體系完整、結構清晰以及面向應用、突出技能等特色。
1 知識的深度與廣度
進一步考慮到學生的基礎和當前社會對大學生計算機基本素質和基本能力的要求,同時還考慮到目前普通高校計算機基礎課程課時的設置,我們在編寫過程中刪除了部分教學內容。
第1章 計算機基本知識,主要介紹計算機的發展、分類與應用,計算機系統的組成及工作原理,數據在計算機中的表示。
第2章 Windows 10操作系統,主要介紹操作系統的基本概念,Windows 10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應用。
第3章 Word 2016文字處理軟件,第4章 Excel 2016電子表格處理軟件和第5章 PowerPoint 2016演示文稿製作軟件,主要介紹Office 2016中3個基本組件的功能與應用。
第6章 計算機網絡基礎與應用,主要介紹計算機網絡的基本概念和常見應用。
2 理論與實踐
“計算機應用基礎”是一門實踐性、操作性很強的課程。實踐環節 的教學主要是通過例題講解、實驗訓練和課後練習3個基本教學環節 來完成的,例題講解和實驗訓練基本上是在計劃課時內完成的,所以設置多少例題和實驗題、設置什麼內容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保證在有限課時內完成教學任務並達到課程教學大綱的要求,顯得尤為重要。為解決好這一問題,我們改變了傳統的教材編寫模式,用豐富的新形態資源庫作為載體,將理論和實驗融合,並充分考慮課時安排及完成這些例題講解和實驗訓練所需的工作量,我們編寫組的同志用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對教學中的每個例題和實驗題進行了精心挑選和設計,使其具有充分的代表性、知識覆蓋性和可操作性,即經典案例。這樣做便於對教學內容統籌安排,克服教學中的盲目性和重複性,無論是老師講解例題還是學生實驗訓練都能充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教學課時和教學資源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3 新形態資源庫
隨著計算機網絡的快速發展和普及,微型計算機、智能手機等上網工具隨處可見,為方便學生能隨時隨地快速獲取知識和掌握基本應用技能,本書配備了如下幾種資源。
(1) 教學課件: 以演示文稿的形式展示課堂教學內容。
(2) 教學資源庫: 為不增加本書篇幅,我們將每章 需要完成的必做實驗題目(包括任務描述)以習題的形式放于每章 末尾,實驗需要完成的操作步驟即習題解答、實驗所需素材和實驗結果的樣張均放于每章 的電子版教學資源庫中,標有”實驗”二字的習題為每章 的必做實驗題。為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每章 還增設了足量的擴展習題及解答,均放于各章 的教學資源庫中。需要進行課後練習和自我測試的學生,可進入各章 的教學資源庫中查找。
(3) 課程教學指南:包括《課程教學大綱》和《課程知識點導航》,均放于教學資源庫中。
(4) 擴展的教學資源庫,即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二級Office)理論測試題庫,包括如下內容。
① 《計算機基礎知識測試》(350道題);
② 《軟件工程與程序設計測試》(158道題);
③ 《數據結構與算法測試》(222道題);
④ 《數據庫設計基礎測試》(164道題)。
以上這些題目均明確地給出了參考答案及解析,由於這部分內容超出了教學大綱範圍,故把它放於擴展的教學資源庫中,供參加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二級Office)的學生使用。
為配合各用書高校的教學,需要有關資料的教師可訪問清華大學出版社的網站,進入相關網頁下載資源。
限於編者的水平,書中難免有不妥之處,懇請讀者不吝賜教。
張開成
2025年3月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