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19世紀末以來,中國幾代學人借用「國學」一詞,對傳統思想與學術重新估定重新詮釋。人們或重先秦諸子之學,或重不同時代儒家之學,或重歷代在野之學,或重民間通俗之學,構造了各具特色的學術體系。「近代中國國學編年史」叢書共三卷12冊,在全面系統搜集和爬梳相關文獻的基礎上,準確把握近代國學的內涵外延,側重有關近代國學的學術與活動的關聯,通過史料長編的形式,將1902年至1952年所有關於國學概念的引入與提倡、國學教學研究機構、國學團體的主張活動、相關學人的國學主張及活動,以及圍繞國學、國故、國粹等問題的爭議討論,按照時間順序予以梳理,儘可能通過呈現歷史來理解和把握概念及事實,進而揭示表象背後的內外聯繫。本書系該叢書第6卷,以相關史料文獻為基礎,展現了1927-1928年間國學發展、演化的歷史進程。目錄
1927年(民國十六年丁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