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老之謎-解碼腦老化與阿爾茨海默病 (英)勞倫斯·J.惠利(著) 9787108080332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502
商品編號: 9787108080332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6*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衰老之謎-解碼腦老化與阿爾茨海默病
ISBN:9787108080332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著編譯者:(英)勞倫斯·J.惠利(著)
叢書名:新知文庫
頁數:44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4114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這是一本兼具醫學專業性與人文關懷的科普佳作,不僅從醫學角度帶你全方位了解阿爾茨海默病的成因、發展與應對,更從文化與社會層面引導你以公平、客觀的視角看待這類疾病,思索我們該如何為患者及其家庭營造友善包容的社會環境,具有極高的科普價值與現實意義。

內容簡介

本書基於生命歷程理論,深入剖析了人口老齡化這一社會現象,並探究了表觀遺傳學在腦老化及痴獃進程中的關鍵作用。作者勞倫斯·J 惠利指出,生命歷程法是追蹤智力發展的理想且高效的模型。藉助該模型,他深入挖掘大腦功能的奧秘,全面闡釋了衰老過程中影響大腦的多重因素,剖析這些變化的根源,並提出切實可行的應對策略。 書中融合了豐富的案例、生動的插圖以及詳實的圖表,語言通俗易懂,意在為那些努力應對複雜衰老體驗的患者、家屬和護理人員提供有力支持。對於探究大腦老化與阿爾茨海默病的奧秘而言,這本書既是極具價值的參考資料,又是一部富有吸引力的綜合讀物。

作者簡介

勞倫斯·J 惠利(Lawrence J Whalley),英國阿伯丁大學醫學和生命科學學院的心理健康名譽教授,同時也是高地與群島大學的客座教授。惠利教授在腦老化與阿爾茨海默病領域有著深厚的造詣,已出版三本相關書籍。本書作為他2024年去世前出版的最後一部作品,凝聚了他多年的學術思考與研究成果。

目錄

致謝
序言
第一章 緒論
一、生活史與生命歷程理論
二、人口老齡化
三、表觀遺傳學在腦老化和痴獃中的作用
四、社會階級與生命歷程
五、個體差異的研究
六、適應力與社會資本
七、成年疾病的來源
八、關聯研究的局限性及還原論的風險
九、系統生物學、還原論和可視化的價值
十、大腦與思維老化的生物學原理
十一、社會認知、衰老和痴獃
第二章 生命歷程理論
一、一些影響深遠的概念
二、發育階段
三、關鍵階段
四、程序化發育與老化
五、三個人的一生
六、衰老和成年疾病的發育起源
七、總結
附錄一 術語
附錄二 延伸閱讀
第三章 大腦——美妙連接成的網絡
一、揭秘神經系統
二、功能性組織
三、彌散張量成像
四、與衰老相關的腦結構與功能
五、美妙連接成的大腦藍圖
六、大腦和語言
七、大腦圖譜
八、總結
第四章 進化、衰老與痴獃
一、引言
二、只有人類會得阿爾茨海默病嗎?
三、人類進化
四、進化程度更高的神經網絡是否對阿爾茨海默病更為易感呢?
五、阿爾茨海默病中胚胎髮育通路的再激活是否與成熟腦組織無法相容?
六、腦衰老與神經系統疾病的演變
七、總結
第五章 衰老的大腦
一、引言
二、額葉和衰老
三、腦血管
四、基因、飲食和行為
五、應激反應和大腦老化
六、總結
第六章 痴獃的生物學原理
一、相關理論的發展和演變
二、現代研究:聚焦β-澱粉樣蛋白
三、Tau蛋白的分子生物學機制
四、血管性認知功能障礙與痴獃
五、現代研究:聚焦衰老的生物學原理
六、痴獃病變中神經網絡的破壞
七、總結
第七章 斷裂的思維
一、引言
二、認知老化
三、感覺系統
四、什麼影響到認知老化的速度?
五、注意力
六、信息處理過程
七、總體思維能力
八、記憶
九、易感人群
十、個性和認知老化
十一、總結
第八章 情緒老化
一、情緒生活
二、作為情緒專家的老年人
三、情緒狀態
四、大腦老化和情緒老化
五、情緒解剖
六、情商
七、活在「角色」里的老年人
八、生活敘事、自我概念和晚年的自我可能
九、社會支持、社會凝聚力和社會性疼痛
十、還剩多少時間?
十一、總結
第九章 痴獃綜合征
一、引言
二、阿爾茨海默病
三、早期痴獃的腦成像
四、額顳葉痴獃
五、帕金森病痴獃
六、腦血管病性痴獃
七、總結
第十章 降低痴獃風險:基本概念、儲備能力與生命早期機遇
一、痴獃的流行病學
二、認知儲備
三、降低痴獃風險策略的生物學合理性
四、痴獃預防的早期時機
五、總結
第十一章 降低痴獃風險:中年期的干預可否延緩痴獃發生?
一、神經血管假說
二、炎症和代謝假說
三、澱粉樣蛋白和相關的治療策略假說
四、壓力、抑鬱和生長因子的作用
五、腦活性假說
六、總結
第十二章 降低痴獃風險:多維度方法
一、背景
二、營養與痴呆症
三、多領域假設
四、總結
結語
註釋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