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深入探討了辭賦在英語世界的傳播與接受,全面梳理了其在國際學術界的譯介歷史與研究動態。全書圍繞辭賦的起源、定義、分類、發展等問題展開,探索了英語世界對辭賦的獨特解讀和闡釋,特別是對《文賦》等經典作品的註釋與解析。通過細緻的文獻梳理與理論分析,作者展示了辭賦在跨文化交流中的獨特價值。書中還特別關注了辭賦在英語世界中的主題研究,涉及京都、郊祀、狩獵、飲食等多個文化領域。更為重要的是,書中結合西方文藝理論,揭示了中西文化碰撞與融合的學術脈絡,是研究辭賦及其國際傳播的重要學術成果。作者簡介
郭曉春,(1974一),男,漢族,湖南汝城人,博士,2006年湘潭大學英語語言文學專業畢業,獲文學碩士學位;2013年四川大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畢業,獲文學博士學位。贛南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校級科研機構「英美文學與外語教學研究所」負責人,主要從事英美文學、比較文學和翻譯研究。現已主持完成省部級課題1項,市院級課題2項,參与教育部重大課題攻關項目1項,參与多項省部級項目,參編十二五規劃教材1部,在研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一項,在《求是學刊》《中外文化與文論》《求索》《石河子大學學報》《太原理工大學學報》《西南科技大學學報》等刊物上發表論文20餘篇,論文《英語世界楚辭研究:現狀、困境與出路》被《新華文摘》2015年第15期全文轉載。目錄
緒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