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引言
第一章 複雜:萬物普遍聯繫的作用機制
一、主體聚集:複雜系統構成單元的行為邏輯
二、標識:主體聚集分類的引導機制
三、非線性:主體之間複雜關係的數學描述
四、流:主體之間相互作用的介質
五、多樣性:系統生態建構的基礎條件
六、內部模型:系統對環境做出反應的認知框架
七、積木:系統內部模型的變形組合
第二章 關楗:四兩拔千斤的槓桿點
一、存量—流量的數值與結構
二、存量—流量控制的緩衝器與穩定器
三、聯通存量與流量的反饋迴路
四、系統從輸入到輸出的時間延遲
五、目標是一個有效的指揮棒
第三章 反饋:系統內外交互影響的路徑
一、增長極限:增強迴路作用受限
二、公地悲劇:局部與整體的反饋關聯較弱
三、競爭升級:兩個調節迴路的存量博弈
四、富者愈富:增強迴路之間存在競爭排斥
五、政策阻力:目標相異的調節迴路彼此掣肘
六、規避規則:繞開調節迴路的指向
七、目標侵蝕:因狀態感知出現偏差而致
八、飲鴆止渴:調節迴路效能漸趨衰弱
第四章 演化:系統狀態的變化趨勢
一、蝴蝶效應反映了演化的複雜性
二、混沌:演化過程的狀態刻畫
三、從分形幾何看系統演化的過程特點
四、混沌世界里的複雜有序
第五章 秩序:有序與無序的對立統一
一、秩序建立在規則的基礎上
二、秩序是有序與無序的對立統一
三、秩序不等於一成不變的穩態
四、秩序在系統開放條件下可進化
五、秩序在自組織過程中連續更迭
第六章 循環:系統如何向更高層次進化
一、循環是系統結構的耦合方式
二、生物大分子的自組織進化
三、一旦建立就永遠存在下去的選擇
四、信息是實現超循環的前提
五、中醫經絡與臟腑的超循環結構
六、循環理論蘊含的哲學思想
第七章 周期:系統重複出現的行為狀態
一、從經濟波動看周期的系統動力學
二、較長時間尺度上的周期形態
三、較短時間尺度上的周期形態
四、主體之間非線性作用生成的群動效應
五、主體與組群構成的互動元體模型
六、應對周期波動需要科學規劃
第八章 協同:系統組分之間怎樣融合
一、晶體與激光:由序參量主導的協同
二、黏菌和水螅:基於信息交互的協同行為
三、共生:競爭環境演化出的協同
四、漲落:醞釀協同的動力源
五、社會系統中的協同作用
第九章 信息:在不確定性中尋找確定
一、信息是對不確定性的辨析度
二、通信過程與信息的動態屬性
三、高效可靠通信的基本方法
四、信息在系統自組織中的作用
五、信息流動是系統活力的源泉
第十章 網絡:複雜系統的典型結構
一、網絡由節點及其連線構成
二、大幹世界比我們想象的小
三、小世界在規則網絡與隨機網絡之間
四、網絡有不同結構形態且各有利弊
五、無標度網絡是特殊的小世界網絡
六、網絡結構中的冪律關係
七、冪律源於網絡結構的分形
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