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跨世紀的宏偉工程》是該項目的第二卷,收錄了27 位馬克思主義經典文獻編譯家和年輕編譯工作者本人或親屬的口述、回憶資料36篇,其中包括四任中央編譯局局長的採訪錄。從不同側面講述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幾代編譯人組織領導和參與《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寧全集》《斯大林全集》三大全集編譯這項跨世紀工程以及其他經典文本編譯的奮鬥歷程。
作者簡介
詹珩,女,副研究員,現在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任職。長期從事中國當代史和海外當代中國研究,出版專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輿論監督理論與實踐》,編著《聚焦中國:海外論十八大以來中國之發展》等四部,在《人民日報》《中共黨史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多篇。
路軍,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科研規劃部助理研究員。主要研究馬克思主義傳播史、中共黨史、區域國別研究。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共產黨宣言》在世界的傳播研究”。主編國家出版基金項目《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早期傳播》(全八卷)。參與多項國家高端智庫課題並獲獎。在《馬克思主義與現實》《軍事歷史》等刊發學術論文、理論和宣傳文章 數十篇。
叢書簡介:
國家出版基金項目”馬克思主義經典文獻編譯口述史”叢書是為了紀念近代以來那些為了給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提供不竭的源頭活水,用畢生精力傳播真理之火的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編譯和研究者們,對他們畢生的翻譯、研究工作經驗進行搜集和整理的搶救性項目。主要以採訪原中央編譯局的局領導和其他離退休老同志,曾在原中央編譯局工作過、已調離的老同志或家屬,曾為馬克思主義翻譯傳播工作做出重要貢獻的專家學者,以及在職人員為基礎,包括個人回憶錄、回憶資料等,並收錄了珍貴的圖片資料。叢書共五卷。
叢書主編簡介:
魏海生,第十三、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央編譯局原副局長,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原副院長。
目錄
目 錄
“世紀工程”
——從事三大”全集”編譯工作的回憶 / 宋書聲 001
萬里關山擎火炬 千秋真理耀神州
——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編譯事業百年回顧 / 韋建樺 025
為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提供堅實基礎
——中央編譯局局長賈高建談經典著作編譯與研究 073
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編譯事業 / 柴方國 083
※ ※ ※ ※
首任中央編譯局局長
——師哲與馬列經典著作編譯工作 / 高叔眉 099
從紅軍將領到經典譯者
——陳昌浩與馬列經典著作編譯工作 / 陳瑞林 111
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者和積極傳播者
——張仲實與馬列經典著作編譯工作 / 張複 135”沙漠中的駱駝”
——薑椿芳與馬列經典著作編譯工作 / 譚琦 153
彩雲長在有新天
——父親毛岸青與馬列經典著作編譯工作 / 毛新宇 165
《列寧全集》中文第二版的總設計師
——林基洲與馬列經典著作編譯工作 / 李洙泗 楊祝華 175
跨世紀的偉大工程
——我與馬列經典著作編譯工作 / 顧錦屏 189
※ ※ ※ ※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二版編譯計劃制定的前前後後 /
王錫君 211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二版 《資本論》及手稿部分卷次的
確定 / 徐洋 22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二版第 29 卷編譯心得 /
李朝暉 243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二版第 38 卷編譯工作的點滴回憶 /
張紅山 259
※ ※ ※ ※
《列寧全集》中文第二版的特點和意義 / 林基洲 271
譯事甘苦總難忘
——回憶《列寧全集》中文第二版編譯工作 / 何宏江 279
小巷深處耕偉業
——《列寧全集》中文第二版及其他經典著作編譯工作追
憶 / 郭值京 297
中國編譯工作者的創造性貢獻
——《列寧全集》中文第二版人名索引工作回顧 /
劉方清 313百尺竿頭 更進一步
——談《列寧全集》中文第二版增訂版的編譯工作 /
李京洲 323
新中國經典著作編譯史上的開山之作
——回憶《斯大林全集》第 1 卷中文版的譯校工作 /
詹汝琮 337
※ ※ ※ ※
馬克思主義理論工程的標誌性成果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和《列寧專題文集》編譯工作回
顧 / 韋建樺 349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十卷本工作的一點回憶 / 徐洋 359
馬列經典著作編譯工作中的一抹亮彩
——談談《列寧專題文集》的編輯特色 / 張海濱 377
新版《馬克思恩格斯選集》和《列寧選集》的版本特色 /
韋建樺 389《馬列主義經典作家文庫》的由來和特點 / 韋建樺 413
參與《馬列軍事文集》編譯工作的點滴回憶 / 鮑世修 425
※ ※ ※ ※
回憶馬列經典著作翻譯中的譯語選編工作 / 陳瑞林 437
追憶馬克思恩格斯的三部哲學名著的譯校工作 / 顧錦屏 453
《資本論》和經濟學手稿的譯校經過和體會 / 周亮勳 469
中央編譯局譯校的《共產黨宣言》/ 顧錦屏 489
“消滅”還是”揚棄”
——關於《共產黨宣言》一處譯文的爭議 / 顧錦屏 495
關於《共產黨宣言》翻譯的爭論 / 徐洋 502
列寧《國家與革命》校訂工作的點滴感悟 / 張慕良 525
列寧《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的譯校工作 / 高叔眉 551記一篇列寧著作舊譯文《黨的組織和黨的文學》的修訂 /
丁世俊 559
編後記 581
媒體評論
專家推薦:
“一群人、一輩子、一件事”的真實寫照,展現了”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學術品格,鑄就了新時代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的精神坐標。
——楊冬權
口述實錄揭開經典著作編譯的神秘面紗,從經典譯本嬗變透視理論創新軌跡,為理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提供全新文獻維度。
—— 陳 晉
百餘編譯人的口述實錄和深情回憶,留存了思想史上的寶貴記憶,展現了幾代學人跨越世紀的真理求索之路,彰顯了理論工程的中國輝煌。
—— 顧海良
shoubu全景式馬克思主義經典文獻編譯口述史,採用親歷者敘事視角,填補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史研究的空白,為理論溯源提供鮮活生動的史料支撐。—— 張一兵
從陳望道首譯到當代工程,150 萬字的口述實錄、500 余幅珍貴圖片見證”播火者”接續奮鬥的艱辛歷程、無私奉獻的崇高風範和精益求精的治學精神,生動解析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文本基因。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