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1975年,福多開創性地提出了思維語言假說(Language of Thought Hypothesis,簡稱LOTH,LOT1),認為人的頭腦內部如同計算機內部語言般有一套自己的符號表徵體系,用以操作處理及儲存信息。福多在LOT1中對心理語言提供了經驗的和其他的論證,而在LOT2中,更多的接受了一種心理語言的純粹指稱語義學。全書共分兩部分。第一部分關於概念:在第一章的引言部分對LOT1進行了回顧,並對LOT2的轉變作了概括性論述;在第二章中提出了概念形而上學,提出概念乃是心理殊相併且是以思維語言的形式存在於大腦中的,宣稱實用主義是哲學上最差的觀念;在第三章中指出思維語言所遇到的弗雷格問題,並試圖藉助CTM(心靈計算理論)來解決弗雷格的共指模糊性難題;第四章的「局部性」則是針對心靈計算理論過程,強調心靈計算理論的確是僅僅在(局部)句法上的心理操作,但反對「認知過程是局部性」這一觀點。第二部分關於心靈:第五章轉向天賦論,重點區別概念習得和概念獲得;第六章肯定了「前概念表徵」的存在;第七章梳理全書,進而站在指稱因果理論立場上,重點解決非對稱依賴性與表徵的長因果鏈條的兩處難點。作者簡介
宋琴,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經濟學博士,廈門大學金融學博士后,美國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經濟系訪問學者。現任華中師範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金融系副主任,講師、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投資學、管理學、邏輯學、行動哲學研究。目錄
縮略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