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深入探討人類精神文明傳統及其核心動力的學術著作。作者以跨文化的視角,尤其是基於中國古典人文學問的思考,對人文學的本質、方法及其在精神教化中的意義進行了系統性研究。本書的核心問題在於:人類普遍的道德意識與精神實踐的動力源自何處?人文學經典如何承載並傳遞這種精神性價值?通過對這些問題的「尋根性」追問,作者試圖構建一種以「精神間性」為核心的精神人文學理論框架。 本書的獨特貢獻在於立足哲學形而上學高度,融合中西人文傳統,尤其注重中國哲學與美學的資源,提出人文學不僅是知識體系,更是精神踐履的學問。附錄三篇進一步深化了對「境界交融」「人文性道德」等命題的探討,為讀者提供了更廣闊的思考空間。本書適合哲學、文學、史學研究者及所有關注精神人文價值的讀者,為當代人文學研究開闢了新的路徑。作者簡介
胡偉希(1948-2024),清華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1981年畢業於南京大學歷史系,獲歷史學碩士學位,l986年畢業於南京大學哲學系,獲哲學博士學位。1995年任日本愛知大學訪問教授,2004-2005年任韓國中央研究院訪問教授。主要從事中國近現代思想史、中國哲學史、中西哲學比較研究。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社科基金項目與重大橫向合作課題多項,多次獲國家級、省部級優秀科研成果獎與圖書出版獎。在國內外出版學術著作20多部,發表學術論文200多篇。目錄
導論 精神·人文理性·精神間性——精神人文學如何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