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為實用主義社會學的入門書。自實用主義社會學誕生到如今已有三十多年,目前還沒有一本相關的導讀類書籍。這本書填補了這方面的空白,它揭示了在美國互動主義和法國社會學傳統 (塗爾幹、結構主義、布爾迪厄等)的十字路口建立這種”新”社會學的原則。同時闡明了這一研究思潮如何通過將行動和社會定義為相互衝突的現實來更新行動和社會的概念。
本書描述了實用主義社會學家使用的調查方法,同時展示了他們對經驗研究眾多領域的貢獻。最後,本書回顧了實用主義社會學的發展所引發的爭議,同時,指出了當今實用主義社會學所採取的新方向。
作者簡介
西裡爾 勒米厄(Cyril Lemieux),法國社會學家,法國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EHESS)博士生導師,曾任反思跨學科研究實驗室(LIER-FYT)所長,研究領域包括媒體和公共空間社會學以及社會機制分析,著有Mauvaise presse : Une sociologie compréhensive du travail journalistique et de ses critiques(《媒體差評:新聞工作及評論的解釋社會學研究》)、La sociologie sur le vif(《寫實社會學》)等。
譯者簡介
劉文玲,電子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法國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EHESS) 人類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社會語言學、翻譯社會學和跨文化傳播。出版專著Les enseignes commerciales chinoises(2 0 0 9),譯著Éducation et Justice (2023) 、Sémiotique philosophique(2020)、《中國古代的節 慶與歌謠》(2023)、《創傷的帝國—受害者狀況調查》(2023)、《一起邁向世界的共同法》(上下冊,2020/2021)、《田野調查策略》(2020)、《追/尋法蘭西》(2017)、《媒介學引論》(2014)等,編寫教材《中國文化與文明:法國近現代漢學文篇選讀》(2020)、《中法文化交流史文獻閱讀》(2021)等。
目錄
導論001
第一章 原則005
經驗—概念主義006
反身性010
反還原論015
能力018
內部主義022
反本質主義025
抵抗031
對稱性034
多元性038
相對不確定性042
第二章 概念046
實踐的另一種觀念046
衝突的另一種方法058
社會的另一個視角071
第三章 方法081
走近社會世界081
更好地理解/更好地自我理解090
不要從應該結束的地方開始098
第四章 研究領域107
勞動108
經濟112
政府115
社會運動119
環境與風險123
衛生127
藝術與文化131
大眾傳媒135
第五章 爭議140
社會不平等性141
統治與暴力143
無意識145
相對主義148
無歷史主義150
結論154
參考文獻159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