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立足於新時代國家治理現代化與民生服務高質量發展的雙重背景,系統構建了民政工作社會化的理論框架與實踐路徑。全書以「社會化轉型」為主線,圍繞民政服務供給模式創新展開多維度探索,通過理論闡釋、現狀分析、實證調研與國際比較,揭示了我國民政工作社會化發展的內在邏輯與現實圖景。當前民政工作社會化呈現政府購買服務、社會資本參与、志願服務整合等典型模式,在養老機構改革、兒童福利等領域取得顯著成效,但同時也面臨社會參与不足、專業能力薄弱、運行機制不暢等深層挑戰。 通過對大學生群體參与意願的量化研究,本書揭示了青年群體參与社區養老服務的動機結構與影響因素,為人才培育提供數據支撐。此外,本書深入剖析歐美國家在多元主體協同、市場化運作機制、公益創新模式等方面的實踐經驗,提煉出政府責任邊界劃分、社會組織賦能策略等借鑒啟示,最後提出「基層民政能力建設」的突圍路徑,構建了存量改革與增量創新相結合、傳統服務與智慧治理相銜接的實施方案,為破解基層「四缺」困境提供系統性對策。作者簡介
黃夢琳,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目錄
第一章 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