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8-中國與現代世界之形成 胡馬雲 9787547324417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東方出版中心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496
商品編號: 9787547324417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7*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1368-中國與現代世界之形成
ISBN:9787547324417
出版社:東方出版中心
著編譯者:胡馬雲
頁數:249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4009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1368:中國與現代世界之形成》是一部極具深度的歷史著作。它以1368年為切入點,深入探討了中國在這一關鍵節點與現代世界形成的關聯。作者憑藉豐富的史料與獨到的見解,展現了中國歷史的複雜性與獨特性。書中觀點新穎,論證嚴謹,能讓我們從全新的視角理解中國與現代世界的關係,實在值得一讀。

內容簡介

《1368:中國與現代世界之形成》從全球史視角講述了明代中國開啟現代世界全球化的故事,重點論述了明清中國與中亞、中東、東亞、東南亞進而與歐洲的經濟文化交流歷史,展現了大航海時代以來中國崛起及其對現代世界歷史影響的新圖景。該書共十章。第一章總論中國與西方從明清以來數百年間的貿易交流史。第二至九章分別論述了明朝與中亞、中東、東亞、東南亞和歐洲的商品貿易,以及這些商品所承載的中國物質文化和思想對各地的影響,如青花瓷的全球擴散、中國物質文化對東南亞的影響、孔子和孟子對歐洲的影響、代爾夫特瓷器的中國基因、茶葉對大英帝國的影響等,以及清末中國在西方工業化崛起后的衰落。尾聲論述了20世紀下半葉后,世界重新轉向東方。 作者通過講述明清中國五百年引領全球化與衰落的故事,認為中國在歷史上曾是全球設計和製造領域的創新中心,西方應該回顧明代中國以來六百年的全球化故事,認識到一個新的全球中國的崛起「並非史無前例」。

作者簡介

董建中,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副教授。譯著有《洋鏡頭裡的老北京》、《世界文明史——觀察世界的新視角》(合譯)、《州縣官的銀兩——18世紀中國的合理化財政改革》、《自貢商人:近代早期中國的企業家》,組織翻譯《清史譯叢》第十一輯。

目錄

前言
第1章 橫跨印度洋和南中國海的五百年
中國與西方:五百年的交流
鴉片戰爭
西方「對華政策」的爭論:在對抗和商業外交之間
從以亞洲為中心的視角書寫全球史
第2章 大明王朝的全球北京
明朝與中亞?中東貿易的起源
明朝之前的中國穆斯林社會網絡
明朝與東南亞蘇丹國的外交
明代中國東南轉向的限度:越南和泰國
明朝與高麗朝鮮及室町時代日本
朝鮮和室町時代日本的中國思想文化
第3章 絲綢之路沿線波斯語中的中國形象
蓋耶速丁關於中國邊疆及作為帝國穆斯林中間人的記述
蓋耶速丁前往北京前夕的使者互訪
毛拉納·優素福與明朝穆斯林行政人員的遺產
講述「中國風」:蓋耶速丁對於絲綢的觀察
阿里·阿克巴爾論作為貿易中心的北京及中國的全球邊界
明代中國:孤立主義國家還是邊疆貿易的繁華中心?
一組作為詮釋中國之全球邊界視覺線索的中國物質文化
通往中國的東南亞門戶中的瓷器
伊斯蘭世界的瓷器革命與青花瓷在全球的崛起
明代景德鎮的興起與青花瓷在全球的擴散
第4章 香料之路沿線的馬來與中國貿易
以華人為背景的《巴賽列王傳》
歷史背景:蘇門答臘的華人穆斯林
中國在蘇門答臘作為外國和當地的存在
作為當地存在的中國:華人頭人阿里
中國與中國物質文化
敦伯拉姆巴帕殿下馬來儀式的中國特色
《杭·杜阿傳奇》:中國王權的投射以及從毗奢耶那伽羅到馬六甲的外交文化
與早期葡萄牙相遇期間偉大的馬來?印度和中國王權
杭·杜阿出訪印度
中國王權,杭·杜阿在家族及文化上與中國的親近
《馬來紀年》:中國王權及物質文化在巨港?馬六甲
中國皇帝的馬來出身,馬來蘇丹的中國血統
漢麗寶的故事
第5章 歐洲人尋找香料群島
通往中國之路:馬德里至馬尼拉,里斯本至澳門
汶萊蘇丹
馬尼拉的羅闍以及對菲律賓的征服
葡萄牙人抵達亞洲
爭奪西班牙在南中國海的成果
將世界一分為二: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國的合併與分裂
西班牙與葡萄牙的短暫合併及在亞洲的反響
第6章 中國耶穌會的科學與地圖繪製傳統
日本耶穌會學問之政治:葡萄牙水手?日本大名及他們共同贊助的耶穌會士
江戶時代前夕葡萄牙與日本反目
北京的耶穌會士製圖師:利瑪竇和他紫禁城的繼任者
羅明堅·利瑪竇與天主教和儒家文化的融合
利瑪竇的科學家兼神學家繼任者及地圖向歐洲的遷移
荷蘭印刷商:繪圖中國,想象阿姆斯特丹的耶穌會士孔子
荷蘭瓊·布勞書店中的地圖集和地球儀
中國哲學在歐洲的第一波浪潮:孔子與孟子
啟蒙運動時代對中國的想象
第7章 穿越荷蘭帝國的瓷器
以白銀換取瓷器: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明代亞洲國家間貿易
從澎湖到台灣
在日本的擴張
平戶的倉庫
巴達維亞的困境:伊朗仿製品和日本原產品之間
歐洲的瓷器革命
維米爾與繪製中國的技藝
回應精美瓷器市場的代爾夫特瓷器
第8章 茶在大英帝國
中國茶的艱難旅程:從明代中國到大英帝國的倫敦
茶的起源:從食物到飲料
明代紅茶出口到世界各地
從葡萄牙的奇特之物到英國的壟斷商品
葡萄牙人和荷蘭東印度公司商業網絡中的茶
荷蘭東印度公司和英國東印度公司競爭中的咖啡和茶
英國炮艦外交在東北亞的前奏:英國人在日本的第一杯中國茶
英屬南亞的中國茶葉種植與炮艦外交的轉向
中國文化爭辯:關於晚清中國的西化
晚清中國的軍事和工業現代化
一個時代的終結:袁世凱?孫中山與宣告建立共和國
21世紀的全球中國
第9章 中國的黯然失色與日本的現代化
新井白石職業生涯期間的日本?西方以及印度洋的絲綢貿易
杉田玄白的職業生涯:從「漢學」到「蘭學」
幕府將軍的改革與垮台
德川齊昭?水戶學以及關於政治和軍事改革的爭論
江戶時代終結時的末代幕府將軍:統治階層與革命集團關於西方改革的趨同
明治維新的後果:日本西化改革中中國思想文化的重新定位
歐美改革
用中文詞彙辯論歐洲改革
新亞洲
尾聲 重新轉向東方
致謝
註釋
索引
插圖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