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詳細的歷史事件敘述、生動的戰爭講解、大量史料和文獻的引用,以及各種圖表地圖等輔助材料,作者以此展現不同歷史時期的地緣政治鬥爭和軍事策略,內容比專著類作品更為廣泛與文學化,除了戰爭地理,還涵蓋文化、自然地理等方面的內容。 作者行文平易近人,對歷史事件背後的原因和影響都進行了深入淺出的分析,因此對於地理方面的探討會更加直觀與感性。 相比于戰爭地理,本書更注重通過山河等自然地理元素來見證或反映歷史變遷、民族文化、戰爭影響等。是一部包含了歷史學、民族學、地理學、軍事學等多方面的跨學科的文史解讀著作。內容簡介
本書聚焦16個鎖鑰之地,這些地方曾在歷史長河中深刻影響了國故興衰、王朝命運從先秦殷都城外的牧野、西漢反擊匈奴的河西走廊、南宋抗擊元朝的襄陽到太平天國時期的天京門戶,每一處都承載著歷史的重量,銘刻了血火交融的過往。 作者以發生在其中的16場戰爭作為切入點,綜合運用歷史文獻、考古資料、地理信息等多方面的數據,立體地還原了中國古代社會歷史場景與發展趨勢。 本書為讀者提供了一個認識中國歷史演進的獨特視角,可深化對地理環境與歷史進程之間互動關係的認識。在作者看來,中華文明的核心區發展變化複雜。早期在關中、中原交替或呈現雙核心,后自西向東、自北向南轉移 元朝後又自南向北止於北京,而轉移動力很大程度上來自戰爭和經濟。 書中隨文另附有64幅插圖,軍事形勢地理變化、地緣關係一目了然。作者簡介
宋平明,副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學博士,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博士后,北京高校明星教師。曾經是新東方的英語教師,現為北京物資學院歷史教師。出版有《開國大典》、譯著《現代中國的形成》《牛津口述史手冊》等二十余部作品。目錄
上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