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上古中古文化史 陳安仁 9787573215611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上海古籍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394
商品編號: 9787573215611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5*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國上古中古文化史
ISBN:9787573215611
出版社:上海古籍
著編譯者:陳安仁
頁數:48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40085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是20世紀上半葉較有影響的斷代文化史著作,也是陳安仁文化史研究的主要成果。全書包括兩編,分別探討中國的上古及中古文化,敘列物質與精神兩方面的文化形態,書中涉及政治、風俗、家族制度、商業、交通、幣制、官制、軍制、法制、宗教、美術、教育、文學等,旨在揭示中國文化史的完整發展脈絡及其價值。本書可與陳安仁的《中國近世文化史》合為一部文化通史。本次改版,主要修改出版說明並統一版式,對正文內容等均不作改動。後續將重新設計封面,並保持叢書一致。

作者簡介

陳安仁(1889—1964),字仁甫,廣東東莞人。早年畢業於廣東高等師範學校。1910年加入中國同盟會,翌年春,參与援助黃花崗起義。1911年10月武昌起義成功后,出任廣東新軍軍部秘書。辛亥革命前後在廣州等地參与編輯《覺魂》《天聲》等資產階級革命派報刊。1918年任南洋英屬華僑教育總會議長。1924年任嶺南大學政治訓育主任兼教授。1926年任國民革命軍總政治部編審委員。1929年任國民政府僑務委員。1931年,被廣州中山大學聘為教授,講授中國政治思想史、中國近代政治史、文化史、中國文學史、孫先生之思想及其主義等課程,並在東莞創辦明智學校。抗日戰爭爆發后,陳安仁積極投身抗日。1938年任第七戰區編纂委員會委員。1944年任第九戰區少將參事。1946年任國民政府立法院立法委員,兼任國民政府外交委員會委員、經濟委員會委員、商法委員會委員。晚年在東莞創辦了多所中學。1949年後赴香港,在崇基學院、珠海學院教授中國文化課程。1964年因病在香港逝世。

目錄

出版說明
序言
第一編 中國上古文化之探討
緒論
第一章 中國上古期文化的溯源
第一節 中國民族的來源與其所淵源的文化
第二節 中國上古期(前期)之文化形態
第二章 夏代之文化
第一節 夏代之政治社會
第二節 夏代之文化形態
(一)農業
(二)稅制
(三)幣制
(四)官制
(五)兵制
(六)法制
(七)宗教
(八)美術
(九)教育
(十)學術
(十一)文學
第三章 商代之文化
第一節 商代之政治社會
第二節 商代之文化形態
(一)社會風習
(二)農業
(三)稅制
(四)商業
(五)幣制
(六)官制
(七)兵制
(八)法制
(九)宗教
(十)美術
(十一)教育
(十二)學術
(十三)文學
第四章 周代之文化
第一節 周代之政治社會
第二節 周代之文化形態
(一)社會風習
(二)農業
(三)稅制
(四)商業
(五)幣制
(六)交通
(七)官制
(八)軍制
(九)法制
(十)宗教
(十一)美術
(十二)教育
(十三)學術
(十四)文學
(十五)外交
第二編 中國中古文化之探討
第一章 秦漢時代之文化
第一節 秦漢時代之政治社會
第二節 秦漢時代之文化形態
(一)社會風習
(二)農業
(三)稅制
(四)商業
(五)幣制
(六)交通
(七)官制
(八)軍制
(九)法制
(十)宗教
(十一)美術
(十二)教育
(十三)學術
(十四)文學
第二章 三國時代之文化
第一節 三國時代之政治社會
第二節 三國時代之文化形態
(一)農業
(二)社會風習
(三)稅制
(四)工商業
(五)幣制
(六)交通
(七)官制
(八)軍制
(九)法制
(十)宗教
(十一)美術
(十二)教育
(十三)學術
(十四)文學
第三章 兩晉時代之文化
第一節 兩晉時代之政治社會
第二節 兩晉時代之文化形態
(一)社會風習
(二)農業
(三)稅制
(四)商業
(五)幣制
(六)交通
(七)官制
(八)軍制
(九)法制
(十)宗教
(十一)美術
(十二)教育
(十三)學術
(十四)文學
第四章 南北朝時代之文化
第一節 南北朝時代之政治社會
第二節 南北朝時代之文化形態
(一)社會風習
(二)農業
(三)稅制
(四)商業
(五)幣制
(六)交通
(七)官制
(八)軍制
(九)法制
(十)宗教
(十一)美術
(十二)教育
(十三)學術
(十四)文學
第五章 隋代之文化
第一節 隋代之政治社會
第二節 隋代之文化形態
(一)社會風習
(二)農業
(三)稅制
(四)商業
(五)幣制
(六)交通
(七)官制
(八)軍制
(九)法制
(十)宗教
(十一)美術
(十二)教育
(十三)學術
(十四)文學
第六章 唐代之文化
第一節 唐代之政治社會
第二節 唐代之文化形態
(一)社會風習
(二)農業
(三)稅制
(四)工商業
(五)幣制
(六)交通
(七)官制
(八)軍制
(九)法制
(十)宗教
(十一)美術
(十二)教育
(十三)學術
(十四)文學
第七章 五代之文化
第一節 五代之政治社會
第二節 五代之文化形態
(一)社會風習
(二)農業
(三)稅制
(四)商業
(五)幣制
(六)交通
(七)官制
(八)軍制
(九)法制
(十)宗教
(十一)美術
(十二)教育
(十三)學術
(十四)文學
結論
附錄一
附錄二
附錄三
附錄四
附錄五
附錄六
附錄七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