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顧立雅的《中國之誕生:中國文明的形成期》是一部深入探索中華文明起源的傑作。本書以豐富的考古資料和歷史研究,揭示了中國文明從萌芽到形成的關鍵階段。作者以獨特的視角,展現古代中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演變,讓我們對中華文明的根源有更清晰的認識。閱讀此書,彷彿穿越時空,見證中國文明的誕生,令人著迷。內容簡介
《中國之誕生:中國文明的形成期》是20世紀美國著名漢學家顧立雅對中國早期(約公元前1400年至前600年)文明的一次全面而深入的研究,為早期中國研究最早在西方風行的權威之作。本書分為上中下三編,分別介紹了20世紀30年代的最新考古發現、商代和周代的文明,是作者1932—1936年到中國訪學,並實地考察殷墟等考古遺址和親手檢視眾多文物后,根據當時最新考古發掘成果、結合中國思想和歷史文獻撰寫的,為西方第一部利用甲骨文、金文及考古遺址和文物對商周文明進行綜合性論述的著作,揭示了商周時期的社會制度、經濟生活、宗教信仰、文化藝術等多個方面的面貌,生動地再現了早期中國文明的形成與發展過程。全書飽含著對中國偉大文明的溫情與敬意,以考古資料和歷史文獻駁斥「中國文化西來說」「白人種族優越性」,闡述中國文明形成與發展的獨有特性,對西方中國研究和大眾讀者認識了解中國產生了重要且持久的影響。 中譯本為本書問世近九十年以來的首次出版,由夏含夷教授撰寫中譯本序《顧立雅與我》、徐堅、鄭威教授撰寫推薦序;附錄顧立雅《〈中國之誕生〉的誕生》和20世紀30年代用中文撰寫發表的《釋天》《原道字與彝字之哲學意義》《梅迪生——君子儒》、錢存訓等在顧立雅追思會上的發言、錢存訓《記美國漢學家顧立雅教授》、夏含夷《孔子與芝加哥大學:神話與人》;書前配有顧立雅照片,顧立雅夫婦於20世紀30年代考察殷墟時與董作賓、梁思永等人合影,顧立雅與錢存訓的合影,以及顧立雅夫婦20世紀五六十年代寫給錢存訓的兩封信件等。作者簡介
顧立雅(Herrlee Glessner Creel,1905—1994),美國漢學元老,曾任美國東方學會會長、芝加哥大學東方語文系主任。1929年獲芝加哥大學博士學位,1932—1936年赴中國訪學,結識諸多中國名家,並赴殷墟考察。回國后致力於漢學研究推廣,著有《中國人的世界觀》《中國之誕生》《中國古代文化研究》《孔子與中國之道》《中國思想》《中國治道之源》等。顧立雅去世后,同仁為其開設紀念講座,1995年第一屆由其高足許倬雲主講。2006年芝加哥大學建立「顧立雅中國古文字學中心」紀念其學術成就。目錄
顧立雅與我:《中國之誕生》中譯本序 夏含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