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三國-漢末群雄割據史 (190-220) 單敏捷 9787101170733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華書局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432
商品編號: 9787101170733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5*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走向三國-漢末群雄割據史 (190-220)
ISBN:9787101170733
出版社:中華書局
著編譯者:單敏捷
頁數:36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4007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東漢中央朝廷崩潰后,各地勢力在碎片化后重新整合,群雄並起,東漢名存實亡。本書聚焦于東漢末年直到三國鼎立局面形成的這三十余年間,群雄勢力發生、演進與重組的歷史過程,嘗試通過對基本史事的重新梳理,分析各主要軍閥集團的內部矛盾以及軍閥之間的利益糾葛,並從秦漢大一統制度遺產的角度,來探討秦漢舊制是怎樣抑制了漢末「破碎性分裂」的延續,並將歷史發展的軌跡重新引導向局部統一。

內容簡介 靈帝後期各種矛盾如何集中爆發?國家如何由統一走向分裂?秦漢大一統如何崩潰?獻帝初年的破碎性分裂又如何最終演變為局部統一的三足鼎立?本書聚焦于東漢覆滅前三十年的歷史時期,即漢末群雄混戰的階段,嘗試通過對基本史事的重新梳理,分析各主要軍閥集團的內部矛盾以及軍閥之間的利益糾葛,並從秦漢大一統制度遺產的角度,來探討秦漢舊制是怎樣抑制了漢末「破碎性分裂」的延續,並將歷史發展的軌跡重新引導向局部統一。

作者簡介 單敏捷 1988年生,河南省商水縣人,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湖南大學岳麓書院歷史系副教授。研究方向為魏晉南北朝史,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後期項目一項,在《中國邊疆史地研究》《中華文史論叢》《史學月刊》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多篇。

目錄 引言 豐年之後的動亂與群雄混戰的開啟
序章 流民與軍閥
黃巾余部與黑山的軍閥化進程
各地區的中小軍閥
流民武裝及中小軍閥對漢末政治的影響
第一章 北方地區
一、劉虞、公孫瓚的爭奪及幽州士人與烏桓的政治抉擇
劉虞、公孫瓚與烏桓的關係及公孫瓚的崛起
劉虞、公孫瓚的爭奪與公孫瓚覆亡
幽州士人對袁氏的態度
二、袁紹集團的興起與衰亡
袁紹集團的形成及其核心人員
袁紹集團的內部矛盾
袁紹集團與周邊獨立武裝力量的關係
三、袁曹同盟時期的矛盾與相關史籍的後期構建
袁曹同盟的形成與維繫
袁曹同盟時期的矛盾
魏晉史書對曹操早年事迹及袁曹同盟的隱諱與構建
第二章 南方地區
一、徐州軍閥陶謙、劉備、呂布
陶謙對徐州的統治
劉備統徐州時期內外方略的轉變
呂布集團的政治結構與內部矛盾
呂布集團與徐州周邊力量、本土勢力的關係
二、「僭號」的袁術與「自守」的劉表
袁術僭號的背景
袁術集團的政治結構以及籠絡部下的特別手段
親信團體缺失之下劉表和荊州內外士人的關係
三、奉邑制與孫吳的地方分權治理體系
學界對奉邑制的認識
奉邑制施行的一些基本狀況
「將領養兵制」辨析
孫吳對地方的分權治理
第三章 西部地區
一、西北的戰亂、民族融合與軍閥割據
西北軍閥割據局面的形成
民族融合大背景下的軍閥割據
曹操對關隴地區的征服
河西豪帥——西北分裂割據的餘波
二、據險而守與以教聚民的漢中張魯
張魯集團的形成
張魯集團與北方勢力的關係
張魯投降曹操後漢中一帶局勢的變化
第四章 制度與總論
一、從《三國志·臧洪傳》略論漢末關東局勢
從臧洪轉投袁紹看當時轉換效力對象的情況
關東群豪敵友關係的分化組合
袁紹與曹操、獻帝的關係
二、漢末混戰與將軍號制度的演變
董卓入洛后將軍號的顯著增多
將軍號向中小軍閥的擴散
漢魏之際將軍號體系的初步建立
三、漢代舊制在漢末分裂到局部統一過程中的作用
附錄:漢末群雄混戰大事年表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