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日本在九一八事變后,何以沒有快速推進全面侵華戰爭?在日本步步深入的侵華過程中,中國國內又是如何由分裂而走向團結統一的?國際社會對日本侵略中國這一事件是怎樣的態度?本書可謂獨闢蹊徑,很好地解答了上述問題。 多側面敘述歷史的演進,呈現中國共產黨、國民黨、地方實力派,日本、美國、英國、蘇聯等各方勢力錯綜複雜的關係,構成立體動態的歷史原貌。 作者二十多年間一直專註于這段歷史的研究,除了境內習見的文獻資料,作者多年間收集日、英、美、蘇聯等各方資料數千萬字,幾易其稿,使本書具有紮實而豐厚的文獻基礎。 作者文筆流暢生動,既理性,又有內在的激情。內容簡介
本書聚焦於1931年九一八事變到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這段歷史。這六年間,中國國內由動蕩紛爭到團結禦侮,日本由侵佔中國東三省走向全面侵華,美、英、蘇等西方大國的對華對日政策不斷調整。作者對這一時期最重要的歷史線索、歷史事件與人物做了分鏡式描述,從一個更加全面、更為系統的視角,展現了那場恢弘壯闊的全民族抗戰到底是如何打響的。作者簡介
王暘,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研究員。長期從事中國共產黨歷史研究,承擔黨史基本著作的撰寫工作。已出版個人著述《新時期黨的幹部制度建設》、《優選與嚴管:解讀中國幹部制度》(中英文版)、《中國1931—1937:動蕩下的希望》等,以及合著作品十余部。發表論文及其他各類文章百余篇。目錄
序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