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前言
第一章 清華簡《訓》的”中”“公平公正”之理念說
——兼論”三降之德”
一、”中”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政治原則
二、四個”中”均當釋為”公平公正”
三、何謂”三降之德”
四、結語
第二章 從《逸周書》二文看清華簡《訓》之”中”的刑書性質
一、既是實物又是理念的”中”
二、由《嘗麥》篇看”中”的刑書性質
三、《度訓》篇的啟示
第三章 清華簡《五紀》的”中”觀念研究
一、代表高理念的”中”
二、作為具體德目的”中”
三、作為一種行為方式的”中”
四、餘論
第四章 清華簡《湯在啻門》所見”五”的觀念研究
一、《湯在啻門》所見”五”的材料
二、”水、火、金、木、土”當為”地”之五行
三、《湯在啻門》是否已有尚土和生克觀念
四、從《湯在啻門》五行觀看此文的性質和時代
第五章 清華簡《殷高宗問于三壽》上下兩分簡文研究
一、《殷高宗問于三壽》釋文及研究現狀
二、基本情況和主要內容
三、上下兩分的解讀
四、本篇的性質
附錄:上博簡第五冊《彭祖》釋文
第六章 從”食烹之和”到”和民”
——清華簡《湯處於湯丘》”和”思想研究
一、《湯處於湯丘》的基本情況
二、《湯處於湯丘》關於”和”的論述
三、從”和”的角度看此文的思想屬性和時代征
四、餘論
第七章 清華簡《心是謂中》的心論與命論
一、簡文文意的梳理
二、《心是謂中》中的心論
三、《心是謂中》中的命論
四、結語
第八章 “色”與”禮”的關係
——上博簡《孔子詩論》、馬王堆帛書《五行》、《孟子 告子下》之比較
一、三家所見”色”與”禮”關係的論述
二、三家關於”色”與”禮”關係的討論
三、先秦文獻所見以”禮”制”色”
四、餘論
第九章 上博簡《魯邦大旱》思想研究
一、《魯邦大旱》的重新解讀
二、《魯邦大旱》的思想色:與《晏子春秋》比較
三、《魯邦大旱》的思想色:事與人事
四、《魯邦大旱》的思想色:刑與德
第十章 上博簡《天子建州》注釋
第十一章 郭店楚簡《尊德義》分章 考釋
第十二章 郭店楚簡中的”天”“命”“性”
一、從”天生本、人生化”看天人意識
二、郭店楚簡所見儒家形上學意識
三、餘論
第十三章 睡虎地秦簡所見對”孝”的重視
一、睡虎地秦簡法律文書中與”孝”相關的罪行
二、睡虎地秦簡《為吏之道》及《日書》所見的”孝”
三、餘論
第十四章 睡虎地秦簡《為吏之道》注釋
第十五章 馬王堆帛書《黃帝四經》法思想的人性論基礎
——兼論《經法 道法》的邏輯結構
一、《黃帝四經》法思想的天道論基礎和人性論依據
二、”有害”論是一種人性論表述
三、”有害”論和動靜關係論
四、《經法 道法》的邏輯結構和人性論
五、《黃帝四經》人性論的獨性
第十六章 值與局限:思想史視野下的出土文獻研究
一、出土文獻的思想史意義和值
二、出土文獻研究的局限性
三、出土文獻研究的方法論問題
第十七章 出土文獻與思想史研究方法論芻議
第十八章 20 世紀學科體制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古典學
——兼論出土文獻在古典學復興中的作用
一、近代學科體制影響下的中國古典學
二、20 世紀中國古典學研究的三種類型
三、出土文獻在古典學復興中的作用
後 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