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以蜀地為起點的南方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國同東南亞、南亞、西亞、北非以至歐洲等地各文明之間碰撞、交流、互動的重要紐帶,是歐亞大陸相互影響、促進發展的文明載體之一。它對歐亞古代文明的發展和繁榮有著非常重要的歷史作用,有著尤為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本書以通史為主線,立足於局勢變動,基於各區域近期新考古發掘成果和史籍文獻的深度解讀,對先秦至明清各個階段南方絲綢之路的演進狀況從多個面向加以細緻的敘述,縱橫交織,突出展示了各分期的發展特徵,深入闡釋了其在促進內外貿易、文化交流、文明互鑒、民族交融等方面的歷史意義,系統完備,結構嚴謹,文筆生動,大大擴展了我們對南方絲綢之路內涵和外延的認識,描繪出南方絲綢之路三千多年發展演變的宏偉畫卷
作者簡介
段渝,鄒一清 著
段渝,四川師範大學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名譽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四川省社會科學院三星堆文化與青銅文明研究中心主任、首席專家,中國先秦史學會副會長,中國中外關係史學會副會長,中國西南民族研究學會副會長,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中國歷史學科組評審專家,四川省學術帶頭人,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主要研究領域為巴蜀古代文明、長江流域古代文明、南方絲綢之路等。鄒一清,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四川師範大學巴蜀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南方絲綢之路研究所研究員,編審。主要研究方向為南方絲綢之路、巴蜀文化與中外文明交流等。
目錄
第一章
先秦時期的南方絲綢之路
第一節 南方絲綢之路的開通
一、中國西南的國際交通線
二、南方絲綢之路與中國絲綢西傳
第二節 古蜀文明與南亞文明
一、錦繡之路
二、海貝之路
三、象牙之路
四、成都與” “(Cina)名稱西傳
五、賽裡斯(Seres)與成都
第三節 古蜀文明與西亞近東文明
一、三星堆金杖、青銅雕像的文化來源
二、三星堆黃金製品的文化來源
三、成都平原青銅短劍的文化來源
四、”瑟瑟”來路覓蹤
五、偶像式構圖與情節 式構圖藝術形式的來源
六、巴蜀文化中的”英雄擒獸”母題
七、三星堆文化的帶翼獸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