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天文分野是由中國傳統星占學衍生出來的一套認知天地對應關係的理論體系,它既是傳統星占學的理論基礎,又是古代地理學的重要內容,同時又反映了中國人的宇宙觀與世界觀,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本書從歷史學的視角出發,採用跨學科的研究方法,首次對中國古代天文分野的歷史演變、理論模式、思想傳播及其政治文化涵義做了系統研究。全面梳理了天文分野學說的起源、釋義和理論類型,重點考察影響最大的二十八宿及十二次分野體系的形成、定型與衍變,以及在古代王朝政治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和折射出的天下觀思想,進而透過天文分野的視閾對東西方世界觀試作比較,體現出一種全球視野。作者簡介
邱靖嘉,男,1985年生,浙江桐鄉人。博士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師從劉浦江教授。現為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副教授。2018年9月-2019年8月,受國家留學基金資助赴美國哈佛大學訪學一年。2020年9-12月,為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第九期邀訪學者。主要研究領域為宋遼金史、歷史文獻學、科技文化史。出版專著《纂修考》,在《歷史研究》《中國史研究》《文史》《中華文史論叢》等刊物發表各類學術文章三十余篇。目錄
緒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