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第一篇 金屬結構裂紋監測技術概述
第1章 結構健康監測技術概況
1 1 結構健康監測的研究背景
1 2 結構健康監測的功能
1 2 1 結構健康監測的輸入層
1 2 2 結構健康監測的輸出層
1 3 結構健康監測的分類
1 3 1 定期結構健康監測
1 3 2 實時結構健康監測
1 4 結構健康監測的主要內容
1 5 結構健康監測的系統框架
第2章 金屬結構裂紋監測技術概況
2 1 金屬結構裂紋監測技術的背景概述
2 2 金屬結構裂紋監測的概念內涵
2 3 金屬結構裂紋監測技術的研究意義
2 4 金屬結構裂紋監測技術的研究現狀與發展趨勢
2 4 1 金屬結構裂紋監測技術的研究現狀
2 4 2 各類金屬結構裂紋監測技術的對比分析
2 4 3 金屬結構裂紋監測技術的發展趨勢
第二篇 基於柔性渦流陣列感測器的金屬結構裂紋監測原理
第3章 電磁渦流檢測的基本原理
3 1 電磁渦流檢測技術的基本原理
3 2 電磁渦流檢測技術的發展
3 2 1 遠場電磁渦流檢測技術
3 2 2 多頻電磁渦流檢測技術
3 2 3 脈衝電磁渦流檢測技術
3 2 4 磁光渦流檢測技術
3 2 5 渦流陣列檢測技術
3 3 柔性渦流陣列感測器的基本監測原理
第4章 柔性渦流陣列感測器半解析正向模型
4 1 柔性渦流陣列感測器的半解析正向等效模型建立
4 2 柔性渦流陣列感測器在線監測基本物理模型
4 3 加權殘值法
4 4 感測器半解析正向模型的建模路線
4 5 感測器半解析正向模型的建模過程
4 5 1 時諧場位函數方程的建立及通解分析
4 5 2 柱坐標系下時諧空間場量的貝塞爾級數解表達式
4 5 3 線圈界面處線電流密度的貝塞爾級數係數表達式
4 5 4 線圈界面處磁矢和線電流密度的貝塞爾級數係數關係式
4 5 5 子域殘值線性方程組的建立
4 5 6 感測器多通道跨阻求解
4 6 感測器半解析正向等效模型實驗驗證
第5章 柔性渦流陣列感測器參數對裂紋監測靈敏度的影響
5 1 感測器跨阻抗響應特性分析
5 1 1 跨阻抗雙參數網格平面圖
5 1 2 線圈電流與結構渦流場分佈
5 2 激勵參數對感測器監測靈敏度的影響規律研究
5 3 結構參數對感測器監測靈敏度的影響規律研究
5 3 1 導線厚度
5 3 2 基材厚度
5 3 3 感測器中心孔半徑
5 3 4 感應線圈與激勵線圈水平間距
5 3 5 激勵線圈與感應線圈寬度比值
第6章 柔性渦流感測器裂紋擾動半解析模型
6 1 柔性渦流感測器裂紋擾動半解析模型構建
6 2 柔性渦流感測器裂紋擾動半解析模型的建模路線
6 2 1 裂紋和結構表面三維網格劃分
6 2 2 自由電荷密度分佈
6 2 3 擾動電壓
6 2 4 模型推廣
6 3 半解析擾動模型實驗驗證
6 4 擾動模型應用
6 4 1 裂紋對感測器擾動電壓信號的影響
6 4 2 感測器優化設計
第三篇 基於環狀渦流陣列感測器的金屬結構裂紋監測技術
第7章 金屬結構裂紋監測系統研製與試驗驗證
7 1 多通道結構裂紋在線監測系統
7 1 1 系統硬體框架
7 1 2 系統軟體框架
7 1 3 諧波信號幅值和相位提取的多重相關法
7 1 4 基於監測數據流裂紋特徵模式在線提取的損傷識別算法
7 2 柔性渦流陣列感測器製備
7 3 裂紋監測系統在典型金屬結構件疲勞裂紋監測中的應用驗證
7 3 1 疲勞試驗相關概念
7 3 2 感測器在線監測功能驗證試驗
7 3 3 中心孔板試件疲勞損傷監測試驗
7 3 4 典型連接試件疲勞損傷監測試驗
7 3 5 陽極氧化試件疲勞損傷監測試驗
第8章 環狀渦流陣列感測器的優化設計
8 1 環狀渦流陣列感測器的裂紋監測機理分析
8 1 1 含裂紋結構的三維有限元模型
8 1 2 裂紋對感測器跨阻抗輸出的影響機理研究
8 1 3 被測材料電磁特性參數與提離距離對感測器跨阻抗的影響研究
8 2 環狀渦流陣列感測器裂紋監測靈敏度優化
8 2 1 激勵反向感測器的裂紋監測靈敏度分析
8 2 2 分時激勵感測器的裂紋監測靈敏度優化
8 3 感測器裂紋監測靈敏度的試驗驗證
第9章 基於感測器跨阻抗特性的被測材料電導率逆向求解
9 1 基於正向等效模型的感測器跨阻抗特性分析
9 1 1 非鐵磁性材料的感測器跨阻抗特性分析
9 1 2 鐵磁性材料的感測器跨阻抗特性分析
9 2 感測器跨阻抗測量結果的修正方法
9 2 1 感測器跨阻抗修正模型的建立
9 2 2 感測器跨阻抗修正方法的試驗驗證
9 3 被測材料電導率的逆向求解算法
9 3 1 目標點的定位算法
9 3 2 電導率與提離距離的插值求解
9 3 3 電導率和提離距離逆向求解的應用
第10章 典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