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接觸式熱舒適檢測原理與應用 楊斌 成孝剛 王發明等 9787112275700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建築工業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267
商品編號: 9787112275700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6*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非接觸式熱舒適檢測原理與應用
ISBN:9787112275700
出版社:中國建築工業
著編譯者:楊斌 成孝剛 王發明等
頁數:99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3962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基於作者近5~10年的相關研究成果,系統梳理了計算機視覺技術在建築內人員行為、冷熱姿態、生理參數測量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半接觸式與非接觸式檢測方法、微變放大與深度學習、基於皮膚紋理和姿態估計的熱舒適檢測等技術的應用及未來發展方向。本書主要面向的讀者為智能建築領域中從事人體熱舒適和建築中人的行為研究的科研人員,建築和計算機視覺兩大領域中進行交叉學科研究的科研人員。 本書系統探討了非接觸式熱舒適感知的理論框架與實踐應用,填補了該領域系統性研究的空白。書中提及的熱舒適檢測技術不僅能運用於智能控制建築室內熱環境以節省能源,還可以對特殊人群的冷熱舒適度進行檢測。 本書著眼于非接觸式熱舒適檢測方法,提出了視頻微變放大技術與皮膚紋理檢測相結合的熱舒適感知模型,如NIST模型、NIPST模型、NIDL模型、NISDL模型,並且結合OpenPose平台與姿態估計進行熱舒適檢測,實現了識別12種反映人體熱不適的動作姿態,並提出了NIMAP模型。 本書首先介紹了傳統的接觸式與半接觸式熱舒適檢測方法,並闡述其各自利弊;其次,介紹了基於拉格朗日方法與歐拉方法的視頻放大技術檢測的原理,同時介紹了將深度學習應用於視頻放大的算法流程;再次,介紹了非接觸式熱舒適檢測方式,包括視頻微變放大與皮膚紋理檢測相結合的熱舒適感知技術和基於OpenPose開源平台的人體姿態、行為識別技術;最後,對熱舒適檢測技術的應用做出總結並展望其發展前景。

目錄

1 概論
1 1 熱舒適與熱生理學
1 2 傳統檢測方法及其局限性
1 3 非接觸式檢測方法
本章參考文獻
2 半接觸式與非接觸式檢測方法
2 1 半接觸式檢測方法(可穿戴設備)
2 2 基於紅外感測的非接觸式檢測方法
2 3 基於普通攝像頭的非接觸式檢測方法
2 4 動物非接觸式檢測方法
本章參考文獻
3 微變放大與深度學習
3 1 微變放大基本原理
3 2 拉格朗日方法
3 3 歐拉方法
3 4 深度學習
本章參考文獻
4 基於皮膚紋理的熱舒適檢測
4 1 皮膚溫度與熱舒適
4 2 NIST模型
4 3 NIPST模型
4 4 NIDL模型
4 5 NISDL模型
本章參考文獻
5 基於姿態估計的熱舒適檢測
5 1 姿態估計
5 2 NIMAP模型
本章參考文獻
6 應用
6 1 個人熱舒適系統
6 2 按需通風
6 3 睡眠熱舒適
6 4 特殊(失能)人群熱舒適
6 5 動物非接觸測量方法
本章參考文獻
展望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