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謝超,建築學博士,廣東工業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碩士生導師、副系主任,清華大學訪問學者,中國建築學會會員;主要研究方向為演變中的聚落與鄉土建築、城市更新與社區營造、城鄉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與活化等;講授建築設計、外國建築史、亞熱帶建築技術等課程,歐洲歷史建築與城市設計工作營指導老師;出版專著《廣州繪·永慶坊》,在《新建築》《南方建築》《中國園林》《城市發展研究》等雜誌發表論文多篇。
目錄 1 緒論
1 1 研究的背景與緣起
1 2 國內外相關研究綜述
1 3 研究對象與概念界定
1 4 研究目的與意義
1 5 研究框架
1 6 本章小結
2 演進與啟示:鄉村聚落的變遷與鄉村建設經驗
2 1 中國鄉村社會的發展
2 2 鄉村聚落演變的規律與特徵
2 3 中國大陸鄉村建設的發展歷程與典型模式
2 4 中國台灣地區鄉村建設的發展與演進
2 5 模式特徵分析與經驗啟示
2 6 本章小結
3 延展與關聯:社區營造視角下鄉村聚落營建的相關理論與構成要素
3 1 社區營造的形成與發展
3 2 台灣地區社區營造的案例分析與總結
3 3 與社區營造相關聯的理論及其延展
3 4 社區營造視角下鄉村聚落營建的基本層面
3 5 社區營造視角下鄉村聚落營建體系的構成要素
3 6 本章小結
4 取樣與調查:長江中下游鄉村聚落營建案例
4 1 鄉村聚落案例調查的範圍和對象
4 2 長江中下游鄉村聚落營建案例調查與分析
4 3 本章小結
5 類型與比照:鄉村聚落營建的典型模式
5 1 鄉村聚落營建模式的類型與劃分依據
5 2 長江中下游鄉村聚落營建模式的基本特徵分析
5 3 社區營造視角下鄉村聚落營建的評價體系
5 4 營建模式的比較與評析
5 5 本章小結
6 建構與調適:社區營造視角下鄉村聚落營建的適宜模式
6 1 鄉村聚落營建模式的實施與建構原則
6 2 適宜模式的建構
6 3 適宜模式的實證研究
6 4 模式調適的可持續性整體策略
6 5 模式調適的適宜性空間策略
6 6 本章小結
7 結論與展望
7 1 主要研究結論
7 2 主要創新點
7 3 研究局限性
7 4 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